第16版:网评天下 上一版3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拒绝“扮演”的教育
□ 高 杰

  现今的教育生态中,不少人热衷于找寻一劳永逸的教育真谛、教学方法。可是,很多时候尽管我们穷尽精力,到头来却发现“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真与假、简与繁、深刻与肤浅、睿智与愚笨,在每个人心中都有着相应的标准。只是在某些外力的作用下,有时我们还是会转向那些“假、繁、肤浅、愚笨”的东西,甚至开始追捧、迷恋,以至于司空见惯,并促使其变成流行。

  以我们熟悉的校园文化建设为例:不少学校虽然高楼林立、设施先进,可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工作都沿用“老一套”,造成教师和学生心理上不认同,于是,学生自由散漫,教师得过且过,校园遍地狼藉。如此这般,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更体现出教育过程中的浮躁和浅显。

  离我们最近的课堂教学,同样未能“独善其身”。不少教学活动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虚假繁荣”。就某些教学观摩活动而言,整体表现出表演化倾向。课前“彩排”,教者乐于“炫技”,课堂呈现一派“热闹”景象,可是“做”出来的音响效果、画面效果和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都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因为学生的发展才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终极目的,无论是他们掌握了某个知识点,获得了某种能力,习得了某种方法,还是学习过程中有了某种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触动,都是值得我们欣慰和肯定的。

  在中国哲学中,“大道至简”一直备受推崇。越是大道理,越是简单,不必故弄玄虚。《道德经》中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是这样的道理,现在却愈发变得“乱花渐欲迷人眼”,着实令人无奈。不论是校园文化建设,还是课堂教学,抑或是其他关于教育的方方面面,“作秀”似乎成了一种常态,一种博人眼球的捷径:感恩教育,就是给妈妈洗脚;素质教育,就是开设高尔夫这样“高大上”的课程……

  教育的这些“遭遇”让我想起余秋雨在《何谓文化》一书中提到的一个关于文化的故事:他和汪曾祺先生应邀到某地担任文化顾问。在聘请仪式上,发言者讲话的“文化味”过于浓郁,于是,发言者每讲一句,汪先生就像个语文老师一样小声地“翻译”成平常话。发言者说“今天丽日高照,惠风和畅”,汪先生立即说“请改成今天天气不错”;发言者说“在场莘莘学子,一代俊彦”,汪先生立即说“改成在场学生们也挺好”……初读时,我觉得发言者真是好笑,不过细细想来,也能够“理解”,因为发言者面对的是知名文化学者,要想“不跌份”,只好将发言稿用极富“文化味”的词语堆砌起来,以证明自己也是有文化的。

  就像那位发言者想让别人看到自己也是“有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速成、课堂教学中的表演,往往也是受制于检查评比的需要、规则的需要,是为了取得相应的评价。但是“苦衷”并不能掩饰这样的事实:本来不是那么回事的偏要煞有介事地装成那么回事,根本逃不过内行人的眼睛,其结果也只能是画蛇添足、贻笑大方。变“浸润”为“浸泡”的速成法,无论如何也调制不出我们所期盼的“教育味道”。课堂教学也应该基于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的需要,而不是单纯地为了成就教者本身,更不是取悦于台下的观众和评委……

  故事的结尾,余秋雨先生写下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拥有文化的第一证明,是不再扮演文化。”“洗尽铅华不著妆,一般真色自生香。”文化不应该“扮演”,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更不应该“扮演”!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里华中心小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拒绝“扮演”的教育
别让课改成了道具
好老师的四项“修炼”
“粥多僧少”的网络培训
崔其升教育思想研究会成立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