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促义教均衡,建标准化学校
□ 李奇勇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每个地区都有相应的标准。围绕标准,提升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是践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既要坚持省定标准不含糊,也要不盲目攀比追豪华,而应花小钱办大事,重硬件,更关注软件。那么,该如何具体推进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呢?

  学习标准,分解落实。教育督导部门首先要评估认定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指标,即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标准。各地认真学习指标体系,重点掌握“一道门槛、两项内容、一个参考”的核心要求。“一道门槛”即学校办学条件的基本标准,这是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依据,包括县级政府配置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设备、图书、校舍场馆等。“两项内容”即政府履行教育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之间的差距。这两项都有量化的评价指数,可考核、可计算。“一个参考”即对均衡发展的群众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严格对照,及时整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过程,贯穿于基础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国家和各省对县级均衡情况的评估认定,是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阶段性成果的检验和总结,不是一个区域均衡发展进程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各地也应该高度重视,将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落实情况纳入政府和教育督查督导的重要内容,严密监控。对落实不力、存有问题的单位,严肃督查整改。

  打造特色,注重创新。标准化建设有共同遵循的考核标准,标准化建设应以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总抓手,落实文化育人,推进校园文化工程,形成“一校一景、一镇一特、一县一品牌”。以提炼特色办学理念为总要求,将教育公平进行到底;落实“两为主”政策,解决好随迁子女读书、升学的问题;在校本课程的特色上下功夫,将民族传统文化植入教育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和民族特色的有机融合,推动课程改革进程。

  创新机制,资源共享。新时期,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抬高底部”,核心追求是“公平质量”。要推动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开展“强弱联合”,推动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公办、民办学校之间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相关部门可以按照“共建、共享、共融、共进”的原则规划学区,不论公办、民办,管理实行统一法人、统一管理、统一教学、统一招生、统一配备师资。同时,采取“教企合作”、“校企合作”等模式,推动教育信息化,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注重细节,内涵发展。从一些区域发展看来,学校标准化建设容易陷入“硬件至上”而忽视学校内涵发展的误区。所以,管理者要树立“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新观念,践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关注每一个孩子、每一个校区;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跃少先队活动,推动先进传统文化进课堂,抓好学生的德育;提高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初中的比例,解决初中大班额问题;深化课程改革,实行管理减负、监测减负、社会减负、课改减负、榜样减负、信息化减负,让义务教育均衡落实到每一所学校。

  攻坚克难,全面提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迎难而上、一丝不苟、重视创新。2011年以来,贵州省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攻坚工程,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全面启动教育内涵发展工程。在全省提倡教师撰写“课程说明书”,学校出台“校园生活指南”,促进学校教学改革和管理规范。组织课改观摩现场会,举办“减负万里行”省级示范活动,促进“减负、控辍、压择”。开学进行“十个到位”的大检查,细化、落实各项管理。同时,特别重视安全教育。2012年9月,威宁县地震,由于平时注重训练,学生得以及时疏散,无一人伤亡。贵州还在全国第一个建成了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平台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载体。  

  (作者系国家督学、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教师强则教育强
问政局长
建队日 献祝福
绿色评价促教育品位提升
问政局长
促义教均衡,建标准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