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月27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办一所有魅力的学校

(上接1版)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在铜陵一中,有一群既有爱心,又有智慧的班主任,他们各有特色,用不同的方式陪伴着学生,引领他们的精神成长。

  单凌,语文教师,高一年级部主任兼班主任,13年教龄。在学校,年轻教师和学生们都叫她“单姐”。听到学生这样称呼,她从不觉得别扭:“这是学生信任我、愿意跟我交流的表示。”

  刚工作时,班上有一个柔弱的女生,去食堂打饭总是最晚的,常常吃冷饭。一天,单凌热心地打了一盒热饭,想要送给她。迎面碰到校领导,当得知单凌的想法后没有赞许,而是丢下一句话:“要记住,你是班主任,不是保姆。”

  当时,单凌心里很难受,关爱学生难道有错吗?但随着阅历增加,她明白了,班主任的职责不是包办代替,而是给学生爱的陪伴与引导。

  两年前,班里转来一个男生。他因家庭变故而休学一年,跟着外婆生活,母亲长年在外。男生脸色苍白、神情木然,仿佛心里冻着厚厚的一层坚冰。

  一开始,单凌经常找他聊天。但无论她说什么,男生都面无表情。单凌没有放弃,照旧跟他讲自己的大学生活,讲工作中的烦恼,讲自己心目中的男子汉是什么样。

  为什么这样做?单凌真诚地说:“我想把他当成朋友。他即便不说话,心里一定会感受得到。有一天他从这里离开了,仍会觉得温暖。”

  慢慢地,从这个男生的眼神中,单凌感觉到了一丝温情。再后来,这个男生开始说话了,断断续续地讲自己的往事,讲他的父亲和母亲。

  教育的过程总是不会一帆风顺。高三时,这个男生迷上了上网,经常逃课。为了找他,单凌跑遍了学校周边的网吧。尽管她耐心规劝,但这个男生仍无法控制自己。灰心失望中,单凌想到了男生的母亲,拨通了她的电话,一番推心置腹的长谈,最终男孩的母亲被说动了,她丢下了外地的生意,回到男孩的身边。效果立竿见影,有了母亲的陪伴,男孩渐渐安定下来,高三毕业后,他居然考入了一所二本院校。

  上大学前,男孩来看单凌,送给她一件礼物——晶莹剔透的水晶上镌刻着一句话:“单老师,请放心!您曾经的陪伴,让我不怕任何风雨!”

  这件礼物,单凌一直摆在家里显眼的地方。“感谢这个孩子,他让我找到了教育的信心。”

  教育,说到底是一个相互陪伴、共同成长的过程。

  在这所有着近80年历史的老校,有许多老教师,他们不像年轻教师那样富有活力或时代气息,却用精湛的业务、严谨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给学生另一种正向影响。

  方平,地理特级教师,有着30多年教龄的他仍对工作充满挚爱,不舍得离开班主任岗位。这个一脸慈祥的小老头,学生们亲切地叫他“平爷爷”。

  平爷爷最让学生们叹服的,是一手画地图的绝活。课堂上,只见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唰唰几下,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地图就呈现在黑板上。在教学上,平爷爷是出了名的认真,尽管教了一辈子地理,但他每个学期仍重新备课,将教案写得一丝不苟。耳濡目染中,学生们的课堂笔记也记得格外工整。

  在同事眼里,平爷爷的敬业有目共睹。每天不到7点,平爷爷就会早早来到教室,拿起扫帚把门口清扫干净,等待学生的到来。

  偶尔有学生迟到,平爷爷故意板起面孔说:“请家法!”只见他高高举起扫帚,似乎要打下来,此时的学生早笑翻了,他也忍不住笑场。

  去年寒假前,平爷爷的生日到了。学生们悄悄买来蛋糕,准备了小礼物。一切收拾停当,才把一头雾水的平爷爷领进教室。

  看着眼前的蛋糕、蜡烛,听着学生们齐唱生日歌,平爷爷咧开嘴笑了,而泪水也同时流了下来。  

  藏在时光胶囊里的关注

  去年夏天,教师杨平的又一届学生毕业了。

  聚会结束时,学生们看着杨平说:“老师,今天我们想到您家去畅聊通宵。”看着学生们一脸的期盼,杨平不忍拒绝:“那好,一起打车去我家吧。”

  “不,老师,我们想步行,再陪我们走一程吧。”学生们请求说。

  就这样,师生们出发了,手挽着手一路高歌,走过大道,穿过小路,经过波光粼粼的天井湖,不知走了多久才来到杨平家。学生有的窝在沙发里,有的席地而坐,你一言我一语,仿佛有说不完的话,直到迷迷糊糊中睡去。

  第二天,学生要离开了。前去大学报到的学生紧紧抱着杨平说:“老师,谢谢您陪我度过高三最后一晚。”

  是什么让学生对教师如此眷恋?在杨平的班里,每个学生都忘不了他的“高中三问”。

  新生报到第一天,杨平提出一个要求:“同学们,当你踏入铜陵一中校门的时候,希望你们能稍稍停留10秒钟,思考一个问题:我希望三年里有什么收获,我将带着什么收获离开铜陵一中?”

  学生们的答案,有的会写在周记里,有的会一直保密。但杨平相信,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后,学生会带着理想和目标,开始有意义的高中生活。

  高二文理分科后,在这个重要节点上,杨平会提出第二个问题:“面对新的学习生活,你准备怎么做?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第三个问题是在高中毕业时,学生即将进入大学,走向社会,这时杨平会问他们:“你还记得当初的理想和目标吗?你准备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三个问题,贯穿着学生三年的生活,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启发他们思考人生,走好高中三年的每一步。许多学生毕业了,还会深情地回想起杨平的“高中三问”,他们说,杨老师的追问,让他们学会面对自己的人生。

  杨平发现,高中三年,有些学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有些学生没有实现。最开始,学生们的目标多是考上某某大学。但三年过后,他们新的目标,大多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管他们的理想是远大还是卑微,最终是否实现,杨平都坚信,身为教师,他有责任把学生引向未来世界的入口,满怀信心地走向更广阔的社会。

  像杨平一样,班主任巩福德每接手一个新班,会在第一次班会课上,给每个学生一张小纸条,让他们写下给未来自己的一句话。写好的小纸条被裹起来,装进小盒子,由巩福德和班干部一起签上名字,密封起来。他们称之为“时光胶囊”。

  巩福德小心地珍藏着这些时光胶囊,一直到学生毕业,才在全班郑重的期待里,一起打开盒子,把胶囊里的纸条还给每一个学生。看着自己最初的承诺,学生们回想三年来的生活,仿佛一下子长大了。

  英语教师李时友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三年前,从接手新班的第一天起,他就拿起照相机,要记录下学生们三年来的每一个成长画面。

  一开始,面对老师的镜头,学生们有些紧张和羞涩,慌忙躲开。慢慢地,他们习惯了,在镜头前变得自如了。三年下来,李时友的电脑里存储了五六千张照片。

  在这所学校,教师们总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关注着学生更长远的发展,也总是力图给学生更深远的影响。

  什么是有魅力的学校?也许,正是有了教师对学生长久的牵挂,有了许多让学生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学校教育才变得让人回味无穷。

  “我们希望,从这里走出的每一个人,都充满着人格魅力,有着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样的教育,真正是美好的,有魅力的。”王屹宇深情地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高考新政倒逼高中重“育人”
“教育新闻人”在行动
学生现学“百子灯”制作
办一所有魅力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