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6月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一”前夕,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各校区的孩子们举行联合文艺会演
一台晚会演绎融合相长
□ 本报记者 白宏太

  同样的服装,同样的笑脸,同样的自信。

  5月27日,一场以“放飞理想”为主题的“六一”联合文艺会演,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舞台的主角,是来自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及其分校的孩子们。

  这一天,在这个舞台上,无论教授的孩子、军人的孩子、农民的孩子、打工者的孩子……都不分彼此,一样的光彩夺目。

  “这是几校合并以来,孩子们的第一次聚会。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各校区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实现了真正的融合。”北大附小校长尹超高兴地说。

  缘起:一盘教育公平的大棋

  当天的演出,北京市委副书记苟仲文受邀到场观看。入场就坐前,他特意回身注视着全场的孩子们,向他们点头致意。

  北大附小各校区的携手,正缘起于北京市“一盘教育公平的大棋”。

  两年前,北京市教委出台了人称“史上最严”的15条禁令,痛下决心治理幼升小、小升初择校乱象,推行免试就近入学。

  在禁令背后,怎样标本兼治,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015年以来,北京市相继推出一系列加大市级教育资源统筹的政策“后手”。其中,鼓励知名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跨区办学是重要举措之一。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秉承“自由、民主、包容、开放”的文化传统,北大附小当仁不让地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最先受益的是丰台区,该区的南宫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有1000多学生。2015年4月,丰台区教委与北大附小签署托管协议,将南宫中心小学更名为北大附小丰台分校。

  签约仪式上,尹超的一番话给家长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她表态说,将派出以执行校长为首的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队伍入驻丰台分校,确保新校与本校在办学理念、文化体系、管理制度和课程建设上一脉相承。

  同年7月,北大附小与石景山区教委合作,接手该区六一小学,挂牌成立北大附小石景山分校。

  今年1月,北大附小承办原海淀区肖家河小学,更名为北大附小肖家河分校。

  肖家河小学是海淀区一所“山后面”的学校,98%的学生为打工者子女。过去一山之隔,俨然成为优质教育与薄弱教育的分水岭。

  显然,接手这些学校,绝不是优质校的“攻城略地”,而是意味着一份更大的责任。能否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是北大附小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携手:心慢慢地走在一起

  2015年8月底,新学期开学前,北大附小把本校和当时两所分校的教师一起聚拢到怀柔郊区,举行了一次联合拓展训练。

  这是3个校区教师的第一次相聚。两天时间,教师们同吃、同住、同学习,有趣的团队活动打破了校区界限,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热情的笑容、阳光的心态,慢慢融化了彼此间的陌生。

  在北大附小,校长尹超一直倡导,让校园里的“每一个”都快乐成长。对这些分校和分校的师生,她也怀着同样的希望。为“关爱每个孩子,惠及每个家庭,办好每所学校”,北大附小在各分校通过改建基础设施、组建管理团队、完善课程体系、丰富校园文化,以期迅速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2015年7月,北大附小成立了专门的联合教研机构,由尹超担任总校长,3位特级教师全面策划,各校教学干部和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实施。近一年来,以联动教研为载体,以课为例,周周研讨,用专题式、课题式、分学科等方式,共进行有质量的集体教学研究28次。

  今年春季开学前,4个校区领导和教学干部又坐在一起,共同制定出一份四校一体的北大附小发展蓝图。4个校区每月举行一次中层干部培训,共谋发展。

  同时,依托于大学独特、丰厚的学术资源,北大附小为各校区设计了开放式、个性化教师培训课程,前瞻性思想理念,实用性很强的项目学习、情境指导、影子工程等,让分校教师们感受到强烈的成长幸福感。

  “别的不说,这一年,我听过的名家讲座就不下10场。”一位分校教师激动地说。

  你看,北大中文系教授程郁缀、著名法理学大师周旺生、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陈玉宇,还有中央民族大学数学系教授孙晓天、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这些过去教师们很难见到的专家学者,现在都经常走进各分校,与教师们面对面交流。

  融合:“丑小鸭”变“白天鹅”

  “感觉很幸运,我们的孩子现在是北大附小的学生。他们从过去城乡接合部的丑小鸭,变成了快乐、自信的白天鹅。”“六一”联合文艺会演中,一位打工者面对镜头,激动地对大家这样说。

  “学校有许多精彩活动,教师看到我们都笑眯眯的。每天来上学,真是一件开心的事。”一个学生的话,让现场观众不禁莞尔。

  的确,虽然只有短短一年,但变化慢慢在校园里发生着。这样一次教研活动,或许最能真实地体现出教师们的变化。

  2016年4月22日,一场联合教学展示活动在石景山校区举行,参加者是4个校区的全体数学教师。每校区推荐一名教师上展示课,大家现场评点、交流。

  4位授课教师各具特色,肖家河校区教师张云大胆探索、丰台校区教师李营基本功扎实、石景山校区教师刘婕很有亲和力、本部教师王帆善于创新。课堂上精彩纷呈,孩子们在经历不同执教风格、思维方式的同时,也享受着学习的快乐。课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围着老师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

  “随着4个校区之间了解和交流的深入,一个和而不同的研究共同体正在形成。”一位教学干部感慨道。

  而这正是校长尹超所向往的教育生态。对于几所分校的加入,她心怀感激,看作是学校发展的新契机。在她看来,没有北京市教育工委、市教委在编制、资金上的大力支持,没有北大、石景山、丰台、海淀等区委、区教委的鼎力帮助,也很难有学校的真正融合。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六一”联合文艺会演,不仅是一台文艺演出,更是一次文化的传递、生命的交融,是一场以艺术的方式演绎多校区融合相长的教育礼赞。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一台晚会演绎融合相长
“教育新闻人”在行动
“创课”引领课堂新象
华尔兹点亮校园
家长也是办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