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5日 星期三
特级教师谈教学·周建明
对三个问题的追问

    因为走得太远,所以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日常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也是如此,一旦回到原点,自然迎刃而解。

    什么是课堂的深度

    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可不可以把这节课上得再有些深度?不行,学生基础差,再加深度就学不懂了。这则对话中,回答者混淆了一对概念,即把课堂的深度与难度等同了,认为深度就是再难些。其实不是这样,有深度的课绝不是指难度大的课。难是就知识本身而言,深度说的是课堂的教学境界。好课一定是有深度的课,但不一定是高难度的课,很难的课反倒不一定是好课。

    有深度的课就是不浮夸而实实在在,不泛泛而扎扎实实,有梯度逐层深入,有张弛环环相扣。小学一年级的课可以上得很有深度,高中三年级的课也可能上得很肤浅。有深度的课一定是师生愉悦,共同感受知识境界和生命境界的提升,让人久久回味;而缺乏一定深度的课,上完后如饮白开水,要么是简单的重复,要么是浅尝辄止,过后无痕。

    要想上出有深度的课,教师对所学知识一定要有高瞻远瞩的把握,学情、课标、教材烂熟于心,导引游刃有余。教师如果经常能上出有深度的课,就经常能享受到工作带来的幸福,学生也就经常能体验到生命绽放的喜悦。

    怎样使用教学模式

    近年来,教学模式成了一个流行词汇。对此,一线教师最困惑三个问题:课堂要不要有一个模式?要有,到底哪个模式最好?怎样使用模式?

    我认为,课堂要有模式。“教无定法”,何需模式?“教无定法”的第一层意思是说教必须有一个模式,第二层意思才说可以是一个不固定的模式。“无定法”和“无法”不是一个概念。况且这句话是被我们断章取义了,完整的说法是:教须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到底哪个模式最好?适应自己的最好,而不是专家说哪个最好就最好。鞋合适不合适,脚最有发言权。铺天盖地的模式面前,最怕的是迷失了自我。

    使用模式必须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就是“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原则,先要研究清楚学生的学情,弄明白课程,然后再选择方法。要牢牢把握生本的理念,心中只有课堂没有学生,课改就是假课改,只不过是由原来站在讲台控制学生变成了拿导学案和课堂流水线控制学生。课堂上,如果严格规定独学几分钟,对学几分钟,然后进入展示环节……这是工厂大机器生产的做法,哪里是鲜活的课堂?

    为何复习不能搞突击

    前不久,有位青年教师问我复习方面的问题。我说了三句话:复习乃学习之母;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

    “复习乃学习之母”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知识和能力学会以后是要忘的,只有通过复习才能巩固。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遗忘的规律,绘制成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告诉人们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所以,为了保持学习效果,必须及时复习而且要循环复习,越拖后复习偿还的债务越多。这正是“学而时习之”所揭示的道理。

    为什么“学而时习之”会“乐”?为什么“复习会成为学习之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知新”。有的知识一次弄不明白,需要多次琢磨;有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一下想不清楚,需要反复研究;有的道理沉淀好长时间后,几年,十几年,或者更久,随着阅历的增加、经验的丰富、能力的提高,你才会领悟到。这都是“知新”。这就是“温故”的价值、复习的意义。如果把复习做成了简单的重复,复习的意义就折损了大半。至于细节的操作,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方法即可。总之,复习一定要做成常态,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千万不能做成一种突击行为,因为它违背了学习的规律。

    (作者单位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教研室)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