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18日 星期三
用文化破解农村教育桎梏
□ 郭辅邦

    南江县位于四川省东北边缘,是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存在着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少、优秀生源流失多、教育质量提升难等教育问题。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自2011年起,南江县提出了“把南江建成川东北素质教育示范区”的发展目标,锁定“文化”这一切入点,从五个层面整体推进区域学校文化建设。

    显隐结合。南江县确定了30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具体指标,既涵盖了校舍、校门、主题雕塑等显性内容,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株花草能“育人”;也涵盖了校志、校史、校赋、校歌、制度、校风、学风等隐性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师生。如南江镇四小的快乐浮雕、关门九义校的梅品读书园等,让校园文化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资源,成为促进教师发展、引领学生成长的宝贵财富。

    一校一特。“千校一面无个性”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大忌,“因校制宜出特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追求。因此,南江县教育局成立专家指导小组,跟踪指导各校文化建设;邀请多名专家教授亲临南江举办讲座,培训指导校长和教育管理干部。各校结合实际,提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主题,如地处川陕革命根据地腹心的光雾山镇红军小学,围绕红军精神,提炼出“红星闪耀,红心飞翔”的文化主题;留存着数十位将军、名人书法手迹的黑潭九义校,提炼出“书香鹤舞,墨池龙腾”的文化主题。此外,南江四中的“素养”文化、长赤中学的“励志”文化、竹岭小学的“劲竹”文化等,构成了南江学校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特色。特色文化形成特色教育,特色教育成长学生、成功教师、成就校长、成名学校,达到了校长治校有个性、学校发展成品牌、育人效果上水平的教育生态。从而使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当地精神文明的窗口。

    健康阳光。身体健康、性格阳光是南江育人的基本要求,把师生健康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首位,健康的品质源于心理健康教育。几年来,南江县编写了四至九年级心理教材,培训了千名心理教师,让心理课程走向课堂,注重人品教育、心情教育、励志教育,让每个留守学生面容阳光,幸福学习。按照“校校有特色活动,人人有特长项目”的要求,各校创新大课间活动形式、丰富阳光体育内容:实验小学2000多师生集体做操,南江镇九义校1000名师生花样跳绳,红光小学1000余师生围在60张乒乓球台前同场练技,赶场小学1000余学生滚铁环、打陀螺……场面壮观、令人震撼。我们注重将阳光体育活动与学生体质锻炼相结合,艺术教育与课程相结合。阳光体育带来校园的活力,校园的活力带来师生的活力,身体的活力带来精神的活力。

    活动育人。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按照“两个爱好、一项特长”的要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培养每个学生的特长,助推学生个性发展。各校成立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社团),学生根据个人爱好自愿参加1至2个小组(社团)活动,每个小组安排专业教师,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和课时活动方案,每周活动时间不少于两课时。聘请60多位民间艺人兼任二胡、太极拳指导教师。目前,各校兴趣小组活动精彩纷呈。实验小学小记者班孩子们现场采访南江县人大主任、县长、学校校长,大河镇小学1000余师生演奏古今中外名曲,沙河小学学生的泥塑作品,正直小学篆刻和书法活动等都深受学生喜欢。

    星级管理。南江制订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督查评分细则》,明确了“办学思想”等5个一级指标,“文化主题”等40个二级指标和“育人活动”等100个三级指标,在评定中量化给分,根据得分评定星级特色文化学校。5年来,南江共创建特色文化“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学校55所。在2012年“文轩教育杯”四川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展评活动中,下两镇小学被评为“典范学校”,成为巴中市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南江四小也入围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

    近年来,南江教育发展成效逐渐凸显,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15年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正是通过文化激活了整个山区农村教育。学前教育上品质,小学教育增活力,初中教育强素质,高中教育上台阶。实践证明,整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用文化破解山区农村教育桎梏,是快速提高区域学校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者系四川省南江县政协教科文卫委主任、教科体局原局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