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18日 星期三
风雨一生教育情
□ 蔡红生

    我们家算得上是一个教育世家,90高龄的父亲蔡振华和85岁的母亲左志学都是为教育事业奉献毕生的退休老教师;全家19口人中,除了未成年或还在求学的5人外,有11人工作在教育岗位,或已从教育系统退休。令我们无比高兴和自豪的是,90高龄的父亲至今仍耳聪目明、思维敏捷。

    父亲在少年时代天资聪慧、勤奋刻苦,求学路上摘下了一个个令同伴羡慕的桂冠。读小学时,他被师生们誉为“百分大王”“语文大家”;读中学时,他特别受到县长嘉奖,荣获七块大洋。20世纪50年代中期,父亲被借调到湖北省教育厅参与编著《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名词浅释》,后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回到县里后,他担任县教研室主任,成为冉冉升起的一颗教育新星。

    可惜,父亲灿烂的青春如此短暂,一场无情的暴风骤雨把他的前程撕得七零八落。他被错划为“右派”,贬黜归田。本该用笔尖书写优美文字的手,不得不用来犁田打耙、锄禾播种,本该思考教育教学的脑,不得不用来思考如何解决穿衣吃饭问题。然而,即使如此,父亲用坚定的信念支撑着理想,用坚强的毅力向往着明天。

    1977年春天,父亲平反昭雪,重返工作岗位。他像一个充满动力的马达,工作起来不知疲倦,为了备好一堂课,他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为了改好一篇作文,他常常通宵达旦。青年时代的父亲做教师从不守旧,把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引入最前沿;在做校长时,他狠抓教师备课,创造性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将教学管理推向一个新阶段。即使是退休后的10年,父亲仍然工作在教育第一线,把浓浓的爱心融入课堂。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们兄妹大多数做了人民教师。大哥和大嫂退休前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教师,大哥从学校纪委书记的岗位退休;弟媳在教育战线工作;妹妹和妹夫是中学教师,现在工作在教育行政岗位上;我和妻子都是高校教师;大哥的儿子和儿媳也是高校副教授。要知道,在我报考大学的38年前,读师范院校并不那么紧俏,“臭老九”的阴霾还没有完全散尽,教师也不像现在这样受人尊重,我报考华中师范大学竟是父母的一致意见,如果不是他们深厚的教育情怀,这是很难做到的。正是在这种教育情怀的影响下,我也把教育作为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做学校领导,无论是在华中师大还是到新疆师大援疆,都怀揣一颗为教育献身之心。

    “文革”一结束,父亲就为家人描绘了“追求知识,铺平复兴路”的宏图,吹响了大家庭发奋读书、追求知识的号角。他和母亲用“教育父母”的理念哺育三代子孙健康成长,并省吃俭用设立“华(蔡振华)学(左志学)大家庭教育基金”,倡导学习型家庭建设。他们坚持对孩子的学习开展评先奖优:凡考取硕士奖励3万元,考取博士奖励4万元,营造家庭上下“终身学习、永不停息”的良好氛围。在我们家第二、第三代中,有1位博导,2位教授,2个博士,6个硕士。

    父亲用强烈的忧患意识,鞭策三代子孙警钟长鸣。20世纪90年代,儿孙们的学位不断攀高,事业小有成就,在深感欣慰的同时,父亲和母亲更加注重对家庭成员的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他们用“重精神、轻物质,重学位、轻职位”的家训,划定了大家庭的生命线。二老在全家三代人参加的家庭会议上,立下遗嘱:“希望子孙们继承这样一份遗产——切实坚持三个‘变中不变’,即个人的地位变了,高尚的节操不能变;社会风气变了,清白的家风不能变;家庭经济条件变了,再富不能富孩子的教子原则不能变。”在优良的家训精神指引下,家庭成员加强学习,防腐化、抗风浪、添福祉、利家国。2005年以来,“华学大家庭”先后被省妇联和市文明办授予“学习型家庭”和“市特色文明家庭”等奖项。

    父亲对教书育人的热爱,从爱自己的孩子开始,扩展到一届又一届、一位又一位学生身上,即使不是自己的学生,只要听说学生有所差池,也会牵动他的心。父亲和母亲无私资助困难学生,从40年前的几张白纸到30年前的一口饭菜,从20年前的一套资料到10年前的一期学费,从5年前的成百上千元到现在的短期和长期资助,我们已经记不清父母与多少学生有过交集。每年来看望父母的人,有诚信商贾、能工巧匠,也有专家学者。父亲说,一家强,不算强,万家兴,国家才会兴。为了光大“为国教子”理念,他和母亲将多年的教子心得写成《教育父母》一书,免费送给周围已经成为父母的人。

    90高龄的父亲是我们的财富,年迈的父母是我们的幸福之源。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

    征 稿

    【教育世家】一辈子从事教师职业是光荣的,几代人从事教师职业更加光荣。如果您来自教育世家,期待投稿。让我们一起感受数代同堂从事教育事业的不解情结,聆听一代代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和无私奉献的教坛风采。文章在1800字左右。

    来稿信箱:zgjsbjyj@vip.163.com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