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9日 星期三
抢报幼小衔接班病的不只是家长
□ 王 瑶

    据媒体日前报道,山东省济南市不少幼儿园频繁接到家长递交的大班孩子退园申请,理由是要送孩子上校外的幼小衔接班,不想让孩子在幼儿园继续“混日子”。这些幼小衔接班开设等同于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数学等教学内容,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也一应俱全,但要价却不低。

    把幼儿的玩耍当成“混日子”,将幼儿的天性束缚起来,否定幼儿园的活动教育,然后急急忙忙给孩子报所谓的“幼小衔接班”,家长“以爱之名”所做的这些举动,足见对孩子成长的关心和重视。然而,在任何懂教育的人看来,不顾儿童成长规律,不考虑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人为地随意改变儿童的教育方式和顺序,不仅有“揠苗助长”之嫌,还可能会对儿童小学阶段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面对要价不菲的幼小衔接班,家长竟然还抢着报名,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至于参加幼小衔接班后孩子是否能够“抢跑”,是否会产生负面效应,家长事前不会没有考虑,但他们甘愿冒风险也要让孩子参加,足见家长的教育焦虑之重。在这些看似“病态”的家长中,真正能够冷静进行理性分析的恐怕没有几人,大多数家长都是盲目从众。什么教育规律,什么科学,在家长的教育焦虑面前都显得单薄无力。

    瞄准了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焦虑,抓住家长的“痛点”,幼小衔接班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煽风点火”,鼓动家长带孩子报班参加。至于学科设置是否合理、教授的内容是否科学、对孩子小学阶段是否会造成不良影响,全然不在考虑范围。这些幼小衔接班所做的只是针对当前家长的教育焦虑,“想方设法”帮助家长疏解。当然,这种“疏解”需要家长出高价买单,并且只是暂时的,其副作用恐怕会在孩子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涌现。

    面对这样的教育生态,即便学校认为不妥,教师认为不符合教育规律,但这些担心和忧虑都显得无足轻重,既不能说服家长回心转意,更无力改变整个教育大环境。家长出于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培训机构则瞄准商机,看似有供有需的市场环境下,却是以牺牲教育的良好生态为代价。若任由其发展下去,不仅会弱化学前阶段的教育职能,也会给小学阶段教育造成无端烦恼。更为重要的是,家长的“病态”以及培训机构的“病态”,会不断加重当下教育的“病态”,从而给教育发展笼罩一层阴霾。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绵阳市第二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