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17日 星期三
怎样为孩子提供喜欢的课程
——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地方课程与研学旅行专题研讨会侧记
□ 本报记者 金 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人普遍认同和向往的一种学习境界,在课程改革走向深化的当下,学校的课程形态日益丰富多元,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有趣。去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边走边学,这样的学习总是给学生带来满满的收获,但如何设计和实施这样的课程,如何让文件精神真正落地?这仍是一个难题。

    5月9日,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地方课程与研学旅行专题研讨会在清华附中上地学校召开,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从课程育人角度对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进行了诠释,他以清华附中上地学校“走进圆明园”研学课程为例证明,“好的课程可以促进学生发展,好的课程可以促进学校发展”。

    “地方课程的育人价值需要重温,研学旅行课程需要形成体系。”研讨会当天,海淀区教科院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宋世云介绍了海淀区依托地方课程开展研学旅行的实践与思考,提出在深化课改背景下对地方课程教育价值应重新认识。宋世云总结了海淀区地方课程实施的有效模式,并提出“以课程建设模式推进研学旅行”的思路与设想。

    在个案分析中,清华附中上地学校执行校长辛颖阐述了该校的课程体系,重点阐述了学校“走进圆明园”综合实践类课程的定位、发展和实施成效,从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等六个方面,介绍了“走进圆明园”研学课程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探索经验。学校生物教师和美术教师还分别从学科实践活动的角度阐释了“走进圆明园”研学课程的实践案例。北京一零一中学、首师大附中、清华附小等学校分享了各自的研学课程开展经验。他们在不同学段分别形成了自己的课程特色——小学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以区情、市情为主,高中以全国旅行乃至国际交流为特色。

    “各学校应关注地方课程建设,围绕海淀区情特征,让研学课程走向精品化。”海淀区教科院院长吴颖惠指出,研学旅行需要走向综合、走向生活,把主题建设放在首位,把资源选择放在重要位置,逐步课程化,避免学科化。

    当天下午,与会代表还随清华附中上地学校师生一起走进圆明园,观摩2016级学生的综合实践研学活动成果展示和结题活动。代表们一致认为,“走进圆明园”是学生真正喜欢的素质教育课程,教师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不断改进和完善研学课程。

    “研学课程需要定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责任感上,需要定位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中国教科院研究员孙智昌在专家点评环节如是说。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