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2日 星期三
学贵有疑
□ 于晓冰

    教师预设答案,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回答。这样的情形,在我们的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上较为常见,但学生真的明白了吗?

    前段时间,有教师试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纠正完学生的读音和断句之后,他就结合词前的小序出示了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然后,教师说这首词“字字皆是泪,句句不成欢”,让学生从词的上阕找出表现词人悲苦的语句,并说说这些语句如何表现词人的悲苦之情。学生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说得似乎头头是道。但没有一个人敢提出质疑:“老师,我没有从这些句子中读出悲苦来。”

    苏轼的这首词所表现的情绪相当复杂,确实有那么一丝悲苦情绪暗含其中,但要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读出来真的太难了。而且,这首词的复杂情绪不仅仅是悲苦二字可以涵盖的。但为什么学生会如此配合教师所指定的结论来回答问题呢?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第二天,我想找一找“字字皆是泪,句句不成欢”这句评价究竟从何而来,在网络上搜索并没有找到。向这名教师询问才得知,原来这句话并无出处,是他为了方便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自己杜撰的。

    我明白了,学生的回答并不是真的理解了,而是完全以教师的结论为结论,回答问题完全是察言观色的结果,而不是自己真正阅读思考的结果。

    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当下学生太缺乏“提出问题”这一重要能力了。

    从小的方面说,北京中小学近年来的考试不断强化对“提出问题”能力的考查。以前的考试形式可能是阅读一篇文章,给出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回答。现在则要求学生就所阅读的文章提出自己的思考,并且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思考,然后尝试给予解答。这样的考查直戳传统的以应试为目的的语文教学软肋。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如果没有具体的思考,就不知道如何作答。而真正的阅读,就是要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从大的方面说,提出问题是一个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在以诺基亚为代表的非智能手机一统天下的时代,许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如果要拨号就必须有实体的按键。乔布斯却提出质疑,是不是必须有实体的按键才能拨号?由此,苹果公司开发了划时代的产品——苹果手机,采用触摸的方式拨号。

    真正喜欢阅读、深入思考、提出问题的学生,会慢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这种素养会在考试中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也会在他们将来的学习、生活中起到更大的作用。相反,那些只是沉醉于做习题,妄想通过大量机械训练拿到好成绩的学生,必然会在将来的考试中栽跟头,在将来的工作中也会出现许多问题。

    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时代的要求,因为我们培养的不是应声虫,不是提线木偶,而是有独立思想的一代新人。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