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谱写新时代教育事业新篇章
——教育战线党代表学习十九大精神纵谈
□ 本报记者 黄 浩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发展教育事业的表述,让不少来自基层教育岗位的十九大代表备感振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将公平和质量作为主要追求,谱写了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新篇章。如今,在新的时间节点也将创造新的辉煌。

    扭转“分数GDP”的短期思维

    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九大代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校长周洁对这段话记忆尤深。

    “华阳小学要努力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帮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周洁说,作为最基层的教育代表,她积极在自己学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扭转“分数GDP”的短期思维,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走得更远更好。在遵守社会规则前提下,给予孩子心灵和思维充分的自由。

    来自复旦大学的卢丽安代表生长在宝岛台湾,听完十九大报告后她坦言,希望自己教出的学生能传承、创新中华文化,能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大家可以一起为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油努力。

    “我回到大陆定居任教已经20年了,在这20年期间,我见证了大陆从过去时迅速突变成未来时。从软实力、硬实力的迅速进步,我认识到执政党是与时俱进的政党。”卢丽安表示。

    为了“更公平”而努力

    “十九大报告中有两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二是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十九大代表、浙江省嵊泗县初级中学教师范群说。作为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海岛教师,范群希望可以出台更多好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回顾十八大以来推进教育公平取得的成绩,十九大代表、云南省玉溪第一小学校长杨琼英感慨良多,她情不自禁地说,“看着山区孩子开心地喝着‘营养餐计划’牛奶的样子,看到一个个乡村教师因享受岗位交通补贴等优惠政策而安心‘留得下’‘守得住’,我的心总是暖暖的”。五年来,杨琼英目睹了苗寨小学的孩子们因为有了音乐老师教他们唱歌,不仅改变了辍学的命运,还走出大山获得童声合唱的全国大奖。

    “我想这就是对‘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最好诠释。” 杨琼英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梦正逐步成为现实。“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是促进教育公平、协调发展的基础。” 十九大代表、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杨浪浪说,从硬件建设和对口帮扶机制上讲,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已有了很大进步。

    杨浪浪表示,相信党的十九大会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和更明确目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对此满怀期待,并将投入更多的精力,付出更多的努力。

    迎接农村教育发展的春天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农村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出台,农村的办学条件好了,教学环境得到了改善,到农村任教的教师也越来越多了。”谈到十八大以来乡村教育的变化,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教师黄俊琼不无欣慰。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报告中的这句话,令不少乡村教师党代表备受鼓舞。

    “说到我们乡村教师的心坎里了,农村教育发展的春天来了!” 十九大代表、江西省芦溪县源南学校党总支书记龚德凌现场听取了习近平作的报告后,高兴地说。

    “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龚德凌直言,报告为农村教育发展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农村教育发展的春天来了,未来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更多的农村娃能享受有质量的教育。

    龚德凌期待,未来还能够有一系列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吸引更多优秀大学毕业生来农村,扎根乡村教育事业,为农村孩子享受高质量教育提供优质师资支撑。

    啃下教育改革中的“硬骨头”

    教育改革同样是十九大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

    “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的阶段。‘全面施工’就是说现在出台的教育改革方案都在实施,而且进展良好。‘内部装修’就是说一些进展比较快的、处于龙头地位的改革措施已经开始‘内部装修’了,比如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三年已经落地,现在正着眼于完善和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长陈宝生关于教育改革的这段表述一出炉,立即受到热议。

    北京十一学校是国家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学校,该校校长、十九大代表李希贵日前就教育综合改革的话题谈了自己的观点。

    今年9月开学,北京十一学校4359名学生拥有4359张课表,每一个学生通过学校开发的268个学科课程、30个综合课程和70个职业考核课程,形成了不一样的学习路径和成长路径。

    “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就是陈宝生部长提到的‘全面施工、内部装修’。这个内部装修最重要的是在课程体系上,怎样通过允许学生选择,让每一个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李希贵说。

    在西部,这样的教育改革探索同样在进行。十九大代表、宁夏固原市回民中学副校长何桂琴表示,她所在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过去很不自信,这几年学校通过教育改革努力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校园生态环境。“搭建多种平台使学生在学校多出彩、出好彩。”何桂琴说,通过教育改革,学校走出了一条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多元化教育之路。

    “蹄疾步稳,把我们的教育改革向前推进,为教育现代化,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体制保障。”陈宝生的这番话,正激励着广大教育工作者为啃下教育改革中的“硬骨头”迎难而上,不断前行。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