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朝着“教学做合一”的方向
吴佑华

    推荐理由

    “行知课堂”重塑了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的教学文化。

    “行知课堂”强调在课堂上“做”,让学生在“做”中思考,在“做”中收获,在“做”中成长。

    “行知课堂”强调学生提出问题,关注的着力点从学生会的转向学生不会的。

    “行知课堂”不是以单个学科或者某个年级实施,而是全校整体推进,具有可延续性。

    冬月的江苏南通大地,可以用“时凉时寒”来形容,但在乡村学校兴仁中学的“行知课堂”上,笑声此起彼伏。

    在一节“直线、射线、线段”数学课上,青年教师严晓冬脸上始终荡漾着质朴的笑容,他分配任务后,学生开始动手截一截、画一画、比一比,然后4人一组进行交流、讨论和探究,在展示环节,学生大胆表达、质疑、追问。看得出来,学生已经逐渐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特征。

    “如果不是亲自走进课堂现场,实在无法想象在一所乡村初中,他们的课堂会如此鲜活、生动、扎实。那一刻,让人遗忘了乡村与城区的差别。”今年12月4日,河南省兰考县教体局教研室主任李建青在考察兴仁中学“行知课堂”后如是说。

    “这种好课的形态,在兴仁中学的24个班级也同样存在。在课堂上争论、追问、质疑,下课铃声响过一段时间了,学生们依然会意犹未尽。”兴仁中学校长包春华对来校考察的领导、专家侃侃而谈。

    “从兴仁中学考到我们通州高中的孩子显得很自信,自主学习能力很强。”这是通州高中领导、教师对兴仁中学毕业生进行调研后的评价。

    兴仁中学,一个风生水起的通州“学陶师陶”的课改基地。在这里,每一天、每一节课都在发生美丽而生动的课改故事。

    构建“行知课堂”,从改课走向课改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后,包春华在笔记本上这样写着。

    有着30多年教书、管理经历的包春华,非常明白改革对这里的孩子意味着什么。

    曾经的兴仁中学课堂,学生上课被动学、思想开小差、应付作业等现象每天或多或少都在上演。“其实,还有一些更糟糕的事情可能超出你们的想象。”回忆往事,包春华不胜感慨。

    当地优秀小学毕业生大量外出就学和部分优秀教师流失,也是兴仁中学的教育之痛。

    兴仁中学的教育是否需要改,如果要改,怎么改,改向哪里?包春华不断地追问自己,也常常抛给与他一起工作的同事。

    “我想将学校教育拉回到一个新的轨道——‘行知课堂’的轨道上,让社会对教育重拾信心。”包春华说出了改革的初衷。

    2009年9月,兴仁中学迈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开始实施“行知课堂”教学改革。

    客观地说,这场课堂教学改革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呼应的结果。区教育局为课改作了顶层设计,兴仁中学乘势而上,进行深度课改,在全区适时亮出了兴仁中学的旗帜——“行知课堂”。

    去年5月,兴仁中学教改论坛正在举行。

    参加论坛的是区教育局领导、专家、校长、骨干教师。

    “根据兴仁中行知课堂改革特点,是否将兴仁中学的‘学的课堂’概括为‘行知课堂’……”一位教育专家阐述着他的理由。

    大家围绕“行知课堂”的特质进行思维碰撞。

    语文教师张建梅说:“‘行知课堂’首先是独立自学的课堂。”英语教师张晓莉说:“‘行知课堂’应该是合作互学的课堂。”物理教师杨建国说:“‘行知课堂’应该是展示竞学的课堂。”

    论坛上,一场论战正热烈而愉快地进行着。

    “所谓‘行知课堂’,实质上是一个‘六学课堂’。”最后,包春华综合了前面几位教师的发言,进行了如下概括:

    “行知课堂”一个核心:以“行”为核心,强调“做中学”;两个关注:关注“行”的习惯、关注“行”的方式;三个突出:突出“行和知”的统一,突出学生主体,突出习惯、兴趣培养。“行知课堂”学生学习的三个定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行知课堂”三个转变:教师由“演”变“导”,学生由“观”变“行”,课堂由“静”变“动”。

    谈改革容易,做改革难。课堂教学改革真正启动以后,困惑和障碍也接踵而至。包春华没有想到,真正走了一段时间后,最大的阻力竟然来自教师。

    “前方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会遭遇什么风险?”包春华想来想去还是坚持他的观点:“课改必须要改课,改课贵在行动,行动是最好的解药,在实践中理解、调整、优化,只有用实践才能照亮实践。”

    于是,兴仁中学开始调整策略,一方面逐步为教师解压,另一方面成立“行知课堂”课题研究小组,以构建“行知课堂”为抓手进行深度教研,从改课走向课改。

    教师们积极投身改课热潮,相互感染。有教师深受感动,吟诗一首:

    备课组里何语声?各抒己见课改争。精斟细酌研学案,目标思路心里生。

    校长教师不甘后,课改良策竹在胸。行知课堂氛围浓,建模出模阔步行。

    重温“六大解放”,从解放“说”到解放“问”

    “今天,我们进行‘行知课堂’实验,就是要我们教师深刻领会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理论,让学生从解放‘说’到解放‘问’。”去年,在兴仁中学工会组织的“行知课堂”研讨会上,工会主席曹建忠这样说道。

    “学生的‘讲’和‘说’,关注的着力点是学生学会的,而强调学生提出问题,关注的着力点则转向了学生不会的,真实的学习由此发生。”副校长戴红玲说。

    教师少讲,学生展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开始。

    陶明是兴仁中学初二年级学生,这位以前比较腼腆的学生,在“行知课堂”找到了自信,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发言专业户”。

    “行知课堂”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原因有许多。学生钱瑾自信地说,自己有了更多的机会表达个人观点,“同学并不比老师差,我们的学习开始变得更开放了”。

    调研中我们发现,这里的学生不仅有较强的表达力,还善于提出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在兴仁中学听完课,笔者与学生进行了一次对话。

    当得知笔者要了解与课堂有关的情况,初二年级学生王明芳抢先提问:请问外面的课堂也是这样吧?王明芳喜欢这样的课堂,他希望在笔者这里得到确认。

    在他看来,这样的课堂比以前更自由了,“以前是老师讲学生听,现在是学生讲老师听,这一变化让我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在兴仁中学座谈时,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对话更具挑战性。

    初二学生江婷是班里的合作学习小组长。“作为组长,当你遇到有小组成员不愿意学,不参与合作,你会怎么办?”笔者问。

    “如果谁不愿意学,我就罚他抄课文。”江婷说。

    坐在一旁的初三学生贾清坐不住了,他插话:“我想反驳一下这位同学的观点,我觉得罚抄课文的做法不妥,作为组长应该学会做思想工作,要多鼓励不愿意学习的同学,多给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座谈中,学生们高兴地朗诵起陶行知《每事问》的诗: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看得出来,“行知课堂”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表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问”——提问、追问、反问。总之,“学生之问”问出了课堂的高度。

    兴仁中学注重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课前根据学案对文本知识进行结构化预习,通过“问题发现”“问题训练”,不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困难找同学,已经成为兴仁中学的教学文化。他们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同时,教师也适时与学生一起质疑,质疑时“示弱、装傻”,教师要在重点处“搅局”“找茬”,暴露问题、生成问题。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行知课堂”解放了学生的“说”,那么,如今走过三年的“行知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问”,课堂是暴露问题的地方,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产生的新问题走出课堂。

    正是由学生的“说”和学生的“问”促成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对这样的课堂学习乐此不疲,也让不少学生也开始思考如何改进这样的课堂。

    “组长可以轮流做,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做组长,可以培养每个人的责任心。”

    “其实,在常态的异质分组之外还可以进行同质分组,即让学习基础差不多的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学习。”

    学生的这些建议都被教师采纳,并且在其他班级得到了推广。

    基于“互联网+”,从探索课改到反思课改

    “有些年轻教师理念是与时俱进的,乐意尝试新鲜事物。”在包春华看来,兴仁中学将“互联网+”引入课堂,是出于师生双方面的需求。

    2015年6月,学校利用江苏省“初中数学学习平台建设”课程基地项目扶持的50万项目资金,完成了“互联网+教学”——“电子书包”教室硬(软)建设,成为通州区首家电子书包学校,一位教师欣然提笔,填词一首《沁园春·电子书包》:

    江海夜雨/千年滋润/万载犹飘/望兴中内外/省建课程/电子书包/行知课堂/弘扬个性/放飞智慧/欲与传统试比高/待明朝/看兴中校园/分外妖娆。

    兴中如此美好/引无数学子竞折腰/惜往日课堂/单一低效/当年学子/难领风骚/十载寒窗/应试教育/只走高考独木桥/俱往矣/数风流学子/还看今朝。

    “为了让教师们尽快熟悉‘互联网+教学’,学校举行‘互联网+教学’比赛,着力引导教师构建‘行知课堂’。”包春华介绍说,“没有想到是,‘互联网+教学’比赛,一下改变了教师工作与生活。‘学校行知课堂实验论坛’微信平台一个话题,常常引起几十个人参与、争论和交流。”

    “今天使用电子书包上课,感觉小组讨论没有以前那么热闹,怎么办?”

    “学生刚开始使用电子书包,可能被电子书包吸引,分散了注意力。”

    ……

    教师们不断地反思课改,包春华因势利导:“每一位教育者都需要有更清晰的认识,我们每天所做的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最终要将学生带向哪里,当学生离开自己的课堂,离开学校时,让学生可以带走什么。”

    “‘行知课堂’使学生愿动、想动、能动,实现了主动学、高效学。”这是一位学生家长通过自己孩子的变化,对“行知课堂”的评价。

    这样的课堂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去年10月21日,在江苏南通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博览会上,学校有24名教师开设了展示课,受到与会代表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如今,风生水起的兴仁中学课改迎来自市内外、省内外不少教育同行的学习。去年8月,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选派12名教师到兴仁中学挂职学习,一住就是半年,截至目前已来了4批。去年10月,通州区教改工作现场会在兴仁中学举行,区教育局局长张进荣指出:“兴仁中学课改成为通州典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课改不是以单个学科或者某个年级实施,而是全校整体推进,具有可延续性。”

    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金海清在听完课后评价表示:“课改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一点,兴仁中学基于‘互联网+’的‘行知课堂’做到了。”

    谈到学校课改,包春华意味深长地说:“‘行知课堂’实验的主旨不是创造多少深刻的教育理论,而是改变我们的教育行为,是一种追求教育行为改变的行动。”

    不久前,在青年教师读书座谈会上,包春华兴高采烈地念起了陶行知的一首诗《自勉并勉同志》: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头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