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0日 星期三
观点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治校之道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2017年底在中国网教育频道撰文指出:基于互联网的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知识传播方式的变化导致了学校教育受到直接冲击,教师角色正在发生转型,教师要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师生之间应该形成一种新型学习伙伴关系。学校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个性化,树立现代教学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变革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要特别重视把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把教学重点放在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上来;要高度重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鼓励教师参与线上教学,特别是要把重点放到线上线下教育相融合,提高教学效率,改善学习效果;要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和学生管理机制,调整教学组织乃至传统的教师布局,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优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教师考核标准,完善学生学习效果跟踪和综合评价机制。

    校风学风是学校立德树人之“空气”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荣、南京大学校办副研究员李联明在2017年第5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撰文指出: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我们深思,一所大学给予人们的究竟是什么?舍枝叶而求根本,就是大学的精神、大学的校风学风,这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长。大学的校风学风,实际上就是它奉行的价值体系所散发和外溢出来的“味道”。比如,牛津大学厚重守成、累积渐进的理性与保守“空气”,哈佛大学“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的求真“空气”,麻省理工学院“推进知识、服务国家”和“让世界更美好”的创业“空气”,斯坦福大学“不把任何传统奉为神明,不为任何传统所累”的自由“空气”,威斯康星大学“大学的边界就是州的边界”的服务“空气”。这些大学的莘莘学子,在经历这般“气候”与“天气”的“栉风沐雨”洗礼之后,终于脱胎换骨,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升级蜕变成为令世人瞩目的栋梁之才、杰出人才、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大学精神存乎教师学生间。大学之道,育人为本;大学之根,文化为魂。

    思维软肋与教育改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2017年第4期《教育研究与评论》撰文指出:在我国,不少人的思维缺陷常常表现为:一是不明确界定概念就发表议论,比如讨论君子、小人的言论连篇累牍,但数千年对这两个概念一直没有共识的界定。二是没有论据就下判断,或引名人或当权者的话作论据,将判断建立在主观选择或权势基础上,并不受限制地蔓延。三是在毫不相关的对象之间用类比作为推理依据,甚至不少积学多年的人也认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而不去区分它是主观设定还是确实存在的客观实在的逻辑。四是选择性地使用与自己主观一致的经典作为论据,排斥或删去与自己主观意愿不和的论据,即使得出荒诞的结论也坚信不疑。五是以偏概全,将个别现象当作普遍和永恒结论。六是分不清事实和观点,真理与价值,常把观点当事实,用价值替代真理。针对这些思维弊端,我们建议在改善人们思维的宏观社会环境的同时,要提升中国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必须实施相应的教育改进。包括:在教育教学中给思维明确的地位;尽可能依据学生的天性发展其思维;尽可能给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过程探索新知的机会;引导学生用证据讲道理而非投机取巧直接得出结论。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