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04日 星期三
非正式学习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研学旅行要更加宽泛,但两者指向是共通的。学校可以参考非正式学习的特质,不断修正研学旅行中的不足,实现研学旅行从量的增长向课程内涵发展的转变。
非正式学习对研学旅行的启示
张茹丹

    教育不限于学校。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大课堂”的探索层出不穷,在实践中、活动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研学旅行的重要目标。然而,研学旅行的迅速推进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代替研学,研学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学生被动参与,等等。

    在国外,与研学旅行类似的源于社会文化理论的非正式学习理念被广泛关注,美国学者杰伊·克洛斯和玛西亚·康纳这样定义“非正式学习”:在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场所发生的、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传递和渗透知识,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主要指做中学、玩中学、游中学。

    可以看出,非正式学习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研学旅行要更宽泛,但两者指向是共通的。那么,非正式学习的哪些优势值得研学旅行借鉴?研学旅行如何实现从量的增长向课程内涵发展的转变?

    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

    关于非正式学习的概念学界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但大多数学者都是从与正式学习比较的视角出发界定这一概念。通过众多讨论,我们可以尝试概括非正式学习的一些基本特点:

    正式学习与生活联系较少,而非正式学习的主要场所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性强;

    正式学习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而非正式学习中,知识与技能的获取由学习者自己负责;

    正式学习中,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前详细设计,而非正式学习中,偶发的、随机的、情境的因素较多;

    正式学习以个体认知为主,而非正式学习则以共同认知为主,强调合作学习;

    正式学习中,学习内容更多的是抽象语言和符号,而非正式学习中,学习内容形成于真实情境中……

    针对我国目前研学旅行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可以基于非正式学习的特点设计研学旅行,增加研学旅行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赋予学生更多学习自主权,注重预设更注重研学旅行过程中的现场生成,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合作学习,进而习得知识、提升能力。

    激发真实情境中的思考

    非正式学习的内容是由真实的生活情境引起的思考,进而实现学生思维、探究、合作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而研学旅行的特殊性又在于能够使学生进入完全不同于校内学习的情境。所以,二者有机结合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换句话说,要设计创设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的主题。

    基于此,教师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时,第一步要做的是充分考虑目的地的特点,并以此为抓手设计有主题的、学生踮踮脚就能完成的研究活动,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问题的思考。如此一来,也能够防止无目的或仅仅以打开眼界为目的的“只游不研”现象出现。如一所中学的“探秘印度文化”研学旅行,根据印度的区域特点,设计形成了“探秘印度宗教文化”“探秘印度服饰文化”“探秘印度学校文化”和“探秘印度饮食文化”等主题,各小组带着各自的研究主题开展研学活动。

    研学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研学旅行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行前准备,这不仅指物资方面的保障,更是需要学生有思考的“原材料”。

    不同于课堂教学,非正式学习过程中有许多突发、随机的因素,教师无法及时讲解并加以应用,需要学生能够自主地利用这些要素,这就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在行前补充足够的知识。所以,教师确定研学主题后,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行前资料收集、任务分工,并撰写研究计划。

    充分的行前准备,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真实、更丰富的体验,例如某学校组织的西安研学,出发前,语文教师让学生搜集与这座老城相关的诗词,来到相关景点时诵读,学生的感受才会更深刻。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深入观察、思考。例如“探秘印度文化”研学旅行中,“探秘印度宗教文化”小组在行前准备资料的基础上,选取当地有代表性的寺庙,观察并统计10分钟内进入寺庙或祭拜的游客结构(年龄段、性别、肤色、服饰、单独或结伴等),据此分析宗教对现代印度人的影响。

    也许研学旅行中的非正式学习不够系统、科学,但在某种意义上,非正式学习恰恰是人类学习的原初状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辅助正式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学术界对于非正式学习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校外资源的场地学习,也有研究者已经关注到校园内的非正式学习空间,课堂上的非正式学习空间等。但无论这些研究多么高深,始终离不开教师在实践中的探索和完善,毕竟最了解学生的是教师。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部分内容摘自《人民教育》、美国教育资源信息数据库)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