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04日 星期三
我们一旦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中小学教育家素质标准体系,就会对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建设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这种体系应该涵盖教师高尚的师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教育知识、过硬的教育能力等方面。
亟待建立中小学教育家素质标准体系
柳士彬

    当前,教育家办学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部分省份也纷纷启动了中小学教育家培育工程。然而,“到底什么样的人可被称之为中小学教育家”这一最核心、最基本的问题,目前仍未有明确的答案。如何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小学教育家应该具备的共性的基本素质,认真审慎地构建中小学教育家素质标准体系,无疑是当务之急。

    建立中小学教育家素质标准的重要性

    从理论层面看,中小学教育家的素质构成是一个极具复杂性的有机整体,要构建更为全面而完备的中小学教育家素质标准体系,就必须在已有教师素质结构理论的基础上,以确立中小学教育家的完满人格为价值取向,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构建关于中小学教育家素质标准体系的理论模型。与此同时,还必须坚持动态性、发展性和生态化的理念,将中小学教育家素质标准体系看作不断变化发展的深层次生态系统,遵循生态位、生态链和最适度法则,实现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协同进化、动态平衡与和谐共存。

    从实践层面看,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一些可喜变化,但仍处于一个缺乏而又迫切需要大批中小学教育家的时代。有些中小学教师迷失了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缺失了自身专业发展的目标,丧失了自身专业发展的动力。尽管为了促进由普通教师向教育家的大面积快速转变,有些省市启动并实施了以中小学教师为对象的名师培育工程,经过10多年的实践探索,这些“工程”培育了一批被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中小学教育家,但由于在名师培育工程开展之前都未研究制定相对完备而系统的中小学教育家素质标准,因而不仅各地培育出来的中小学教育家千差万别、各具特色,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在名师培育过程中以及培育工程验收时均无章可循、无法可依,从而降低了名师培育的有效性和中小学教育家的严肃性。因此,要达到名师培育工程的预期成效,当前的首要工作就是构建基本、统一的中小学教育家素质标准体系,这是开展名师培育实践的内在需求。

    从政策层面看,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的诸多政策文件都将培养和造就中小学教育家作为一项重大的基础性工程,并对中小学教育家素质标准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例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则直接聚焦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问题,指出应“采取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促进中小学名师和教育家的培养,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与此同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不仅将“在中小学校、职业院校、高等学校培养造就一批教育家、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作为我国当前人才发展的重要目标,而且明确要求“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健全科学的职业分类体系,建立各类人才能力素质标准”。毫无疑问,这些国家层面的相关规定为构建中小学教育家素质标准体系,最终培育和造就大批中小学教育家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中小学教育家的核心素质内涵

    中小学教育家的核心素质构成直接决定着中小学教育家的基本内涵和群体特质,主要表现为高尚的师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教育知识和过硬的教育能力。

    高尚的师德。中小学普通教师转变为教育家,其师德至少包括崇高的教育理想、深厚的教育情怀以及高洁的教育品行。崇高的教育理想作为一种终极价值目标,能够为教师直接提供教育动力,激励教师为实现人类与社会的共同愿景而不懈奋斗,然而教育理想的实现却需要强大的自觉奉献与自我牺牲精神,尤其是在面对各种教育现实困难与压力时,要真正做到不计眼前利益和个人得失,坚定教育信念与方向,矢志不渝、一往无前。深厚的教育情怀应从内心高度认同并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始终怀有割舍不掉的情结;应长期坚守在问题最多、困难最大、条件最艰苦的教育工作一线,并将其作为自身终其一生的价值诉求;应时刻将学生的成长放在心上,将无私的大爱奉献给学生,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宗旨,教学生求真知、做真人。高洁的教育品行要在洁身自好、干净做人的基础上,坚决抵制一切不良教育现象;保证人人共享的基本教育公平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最大可能地发展个性;在充分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自身角色由权威和传授者向导师与助学者的根本转变,切实承担起全心全意为学生发展服务的不可让渡的教育职责;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教育任务的基础上,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地开展并完成自身的教育工作。

    先进的教育理念。中小学教育家承担着引领教育发展潮流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大使命,必须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其开展教育改革实践的行动指南。具体包括积极的学生观、进步的教育价值观和正确的教育活动观。积极的学生观包含:将学生看作能动的发展对象,尊重学生发展的权利,赋予学生自主发展的机会,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活动中培养其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将学生看成具有无限发展可能的个体,对其始终抱有积极信念与期望,为其创造一切可能,使其潜力得以充分彰显和发挥;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于自己的最好的发展。进步的教育价值观要有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它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技能,而是促进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而是为学生包括其当下生活在内的终身幸福奠基。最好的教育是最适合学生自身情况的教育,即适才适学、适才适教、适才适用。最公平的教育是为学生提供适合其个性差异和不同特点的教育。正确的教育活动观是对教育活动是什么、如何设计和开展、应达到什么目的和效果等问题的基本认识。正确的教育活动观,要重视教育活动的目标不仅仅指向知识与技能,而应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辩证统一;不仅仅指向行为性目标,而应是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的有机结合。强调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教育活动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学科范畴,而应是学科范畴、学生范畴与社会范畴的辩证统一;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生活,而应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与虚拟生活的有机结合。强调活动方式的综合性。教育活动的方式不仅仅关注传统课堂教学,而应是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课堂教学的辩证统一;不仅仅关注以促进知识或能力纵向增长为目的的纵向学习,而应是纵向学习与跨领域、跨学科、跨时空的横向学习的有机结合。

    合理的教育知识。对于中小学教育家而言,合理的教育知识既是其素质构成的必要元素,也是其素质展现的物质载体。包括广博的通识性知识、扎实的本体性知识、高效的条件性知识、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四个方面。广博的通识性知识包括全面的教育认知,包括我国教育的基本国情、世界各国教育的总体情况、教育政策法规以及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广泛的自然、社会和人文学科知识,尤其是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等。扎实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教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集中体现为:学科所有相关概念、思想、原则、范式及其结构等;学科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及其未来走向;学科独特的认识视角、思维方式及其方法论原则等,以及与本学科相关的所有其他学科知识及其彼此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高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支持作用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形成并带有个性色彩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智慧。包括独特、稳定、鲜明的教学风格;瞬间生成的教育机智和多元而良好的人际交往。

    过硬的教育能力。具体表现为精湛的教学能力、高超的育人能力、卓越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杰出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重大的教育影响力。精湛的教学能力集中在以下方面:超群的教学设计能力,一流的课堂驾驭能力,强大的教学创新能力等。高超的育人能力是善于运用爱的力量,将爱作为最好的育人资源和育人方式,以爱育人,以爱育爱;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性,将育人目标渗透、贯穿、落实到所任学科教学全过程,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极大地彰显自身的人格魅力,将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影响源,将整个教育活动变成教师运用自身完美的人格力量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过程;高度提升教育的艺术境界,将高超的教育艺术作为衡量自身教育水平的终极目标。卓越的学习和研究能力主要表现为:坚持教学相长的基本原则;将终身学习作为自身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长期撰写反思性日志,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育自传;持续而深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杰出的组织管理能力表现为:善于营造自由、开放、有序的组织管理氛围;共筑集体发展愿景,融通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激发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转变管理方式,以人为本,效率为先,真正实行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充分发挥自身在学校与学生、家长与学校、学生与社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并与有关各方进行高效的沟通与合作。重大的教育影响力包括对学生的影响,对同行的影响,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和对社会,对世界的影响。

    中小学教育家素质标准的框架体系

    一旦构建起相对完善的中小学教育家素质标准体系(如下图),就会对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建设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如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指南,为学生更好发展提供保障,为教师全面管理提供参照,为高端人才测评提供借鉴,为教师教育提供先导。

    (作者系曲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