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11日 星期三
从基础教育看师范院校改革
徐晓春

    高师院校要坚持不懈地强化“师范性”,以培养未来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和“职业素质”为目的,促进高师院校课程、教材与教学改革。

    近年来,校长们普遍反映新招聘教师存在几个问题:职业精神不足,把教师当职业而不是事业,不愿意当班主任,不愿意挑重担;专业功底不扎实,在学科知识、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学情分析、教育情境等方面都有欠缺,且学习主动性不强;专业技能不娴熟,甚至有些新进教师写份工作总结都无法让人满意,对于“如何设计教学问题”“对学生的回答如何反馈”等就更不知如何处理。甚至有人说,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感觉差别不大。

    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从源头抓起,从加快“高师院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方面破题。作为基层教育管理者,我们最期盼的是,高师院校要坚持不懈地强化“师范性”,以培养未来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和“职业素质”为目的,促进高师院校课程、教材与教学改革。

    一是师院院校要姓“师”,师范院校的“师范”本色不能丢。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高等师范院校压缩师范专业,都想把师范院校办成综合性大学。而一些师范专业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中也逐渐淡化师范的专业性,导致师范生与非师范生没有明显区别。师范专业的生源质量也存在问题。近年来虽然情况有所好转,但还是达不到“最好的学生学师范”的目标,因此我们呼吁要让最好的学生进师范,扩大免费师范生范围,逐步使师范专业的学生都能免费入学。国家层面也在思考,能否把教师定为“教育公务员”,或者把义务教育的教师定为公务员。所以,师范教育理应会越来越受重视。

    二是师范院校要以培养未来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和“职业素质”为目的,促进课程、教材与教学改革。首先,要培养未来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改变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计划设置思路。师范教育要重视学科基础知识教学,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只有基础扎实,学科规律弄懂弄透,教师才能驾驭教材、深入浅出。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做到专博并重。中小学教师其实更重要的是博,要多去图书馆,在那里学会阅读,积累广博知识,开拓视野。要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历史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历史资料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历史问题研究方法,并教会学生懂得如何从历史实物中寻找历史等。还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彰显学生个性特色。教师要有点学术个性,个性来源于雄厚的学术功底。其次,要与时俱进地培养未来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注重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这是教育理论的基础。要重视演讲技能、板书基础、现代教育技术这“三功”,教师就应该能写一笔好字,写好板书、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能够富有激情地演讲。所以,师范院校应开设书法课、演讲课、教育技术应用课,这些都应纳入必修课。可以开设“我是老师”职业精神培养的必修课,以案例分析为主要的教学形式。要高度重视教育实习课。高质量的实习经历对掌握教学组织、教材分析、课堂驾驭、语言表达、实际操作等能力非常重要。现在有些学校把教育实习都丢掉了,这是极其错误的。

    三是抓好师范院校教材改革,新时代要有新教材。教材要有时代性,提升师范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要求变革已有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要主动考虑新课改背景下师范院校课程设置问题。教材要注重学术性与可读性相结合,要有吸引力。教材要注重实用性,要能解决好未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四是师范教育必须改变评价方式,包括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要以对学生的评价改革为抓手,围绕“学科素养”和“职业素养”设置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对教师的评价上,应改变目前学术成果为主的学校评价标准,改变重学术轻教学的评价模式。要以培养学生质量为主要评价要素;要以教育教学成绩为评价依据,兼顾学术成果。

    五是师范教育应该打通与基础教育的壁垒,必须与中小学互为一体。一方面师范院校是基础教育的智库,引领基础教育发展,另一方面基础教育是师范院校的试验田,只有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搭建起互动的平台,建立常效机制,才能在相互交流中共同提高。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兴国必先强师”,要“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新时代给予教育新使命,呼唤师范教育要培育出“四有”好老师,才能为基础教育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系安徽省安庆市教育体育局局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