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如何打造一所“未来学校”
通讯员 俞 颖

    面向新时代,学校教育向何处变革?

    日前,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建设未来学校,培养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在重庆市徐悲鸿中学召开。此次大会通过主旨论坛、实战工作坊、展示空间等丰富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未来学校在空间、技术、课程等方面的变革。

    “未来已来,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技术发展几乎改变了所有的领域,但是似乎唯独教育是个例外。面向未来,我们要培养人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谋划未来的能力。”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李楠说。

    北京开放大学校长褚宏启对此表示认同,他指出基础教育现代化要聚焦关键问题,“需要创造启发式、探究式、探讨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实践层面,本次大会特别邀请了国内外创新型学校的优秀代表参会,如中国一土学校、美国量子营地、巴厘岛绿色学校等分享各自的办学经验。

    美国量子营地创始人迈克尔·芬尼根强调了开展项目式学习时让孩子真正对问题产生兴趣的重要性,“当孩子在追寻或者发现化学、物理现象的同时,他们是否可以发现这些现象背后的问题呢”。巴厘岛绿色学校初中部校长比尔·萨尔·戈登表示,未来教育应该通过社区整合、创业学习,在一个没有围墙的自然环境中进行可持续性教育,运用整体的、以学生为导向的方法激励学生。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李一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构建一个教育生态体系,“一是育人体系,不仅是课程体系,更重要的是注重师生之间的每一次互动。二是教研体系,包括公立教育教研体系和教师职业发展体系”。

    此后,与会者还集中讨论了“支持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重构”“关键能力导向的学习方式变革”“信息化2.0时代的课堂教学”“立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科学性评价”等话题。深圳市盐田区教育局局长李志利强调,“未来教育应该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整体性推进,要同时推进未来空间、未来课程的打造和新样态教育”。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颍惠通过3个方面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深度学习思想的实践探索——学习科学、深度学习、个性化学习。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汪琼则向参会者分享了“信息化教学的三个关键点”——整体性教学规划、教学过程中信息化应用的场景和方式、精准教学。

    与此同时,“推进未来学校研究建设既要勇于创新又要注重实效,应该构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新企业、社区和学校相融合的教育生态体系,为未来学校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崔保师强调。

    大会还发布了由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实验室起草的《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对未来学校的几个核心概念“学校”“学习”“课堂”“学习路径”等进行了全面审视。“今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将充分发挥科研引领优势,发动教育者共同应对时代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未来学校发展模式。”中国教育科学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王素说。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