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集团化办学振兴乡村教育
朱金辉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教育局局长

    每到开学,许多地方的城区学校人满为患,一位难求;而乡村学校资产闲置,偌大的校园门可罗雀。究其原因,在于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不断做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努力做强做优教育资源增量,满足人民群众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需求,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

    如何以城区优质学校带动乡村薄弱学校同步发展,从而使广大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有质量的教育?聚焦于盘活优质教育资源、释放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水平、振兴乡村教育4个问题,创新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以“以城带乡、资源共享、名校主导、捆绑发展”为原则组建教育集团,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最佳路径。

    一是实施小区域整合策略,让优质资源精准辐射。优质学校或者弱势学校的办学机制大同小异,但办学思路、目标愿景、课程体系、管理模式、师资力量、生源结构等却不同,各有发展特色和办学优势。即便是薄弱学校,也有自身的特点或优势。推进集团化办学,不是抹煞学校特色,而是优势叠加,互鉴互促、共同提升,这就需要厘清集团、学校之间在人、财、物、事等方面的权责关系,宏观上定方向,微观上有举措。因此,我们将区域内的中小学依据发展基础、师资水平、办学质量等分成若干片组,推行“片组结盟”式发展,带动课堂同构、课程同建、教师同训、管理同步的“四同机制”,从而成就一批有影响力的名教师、名课程和名学校。

    二是多形式推进,让办学主体自主多元。名校集团化办学不是搞平均主义,不能削峰填谷,既要保证薄弱学校提升和发展,也要促进优质学校有新进步。这就需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传承中寻求创新,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管理改革,更不搞运动式的创新。因此,我们多形式稳妥推进,研究诸如“结盟发展型”“深度融合型”“文化托管型”“协作共助型”等不同的教育集团组织类型,指导开展“名校+名校”“名校+分校”“名校+弱校”的探索,实行委托管理、多法人组合、单一法人同学段联盟或跨学段联合办学等形式,鼓励各学校教育集团自主创新办学模式。

    三是在融合中发展,让名校教育集团发展动力充盈。建立教育集团共同愿景,繁荣集团学校文化;完善集团管理制度,优化集团内部的决策、执行、管理、监督、保障等运行机制;赋予集团办学更多的自主权,让辐射管理经验、共建课程资源、引导师资流动、互通教育科研、共享软硬件资源成为集团工作的主旋律。同时,帮助教育集团制定人力资源保障办法,支持集团学校按照“总量不变、结构合理、促进均衡、盘活优化、立足发展”的原则建立“蓄水池”,引导教师及管理人才柔性流动、转岗和调配,奠定盘活教师队伍的工作基础。

    四是推行捆绑式评价,让集团内学校协同发展。从文化塑造、品牌创建、队伍建设、管理创新、质量提升等5个方面设计考核指标,将优质学校的作用发挥与薄弱学校的发展程度作为“捆绑式”评价的重点。确定集团化办学的负面清单,建立以发展性督导评价为主要指标的考评机制,保障集团高效优质发展。同时,放权于教育集团,由集团自主考核分校办学质量与班子工作绩效。区教育局不直接考核但并不放弃对教育各分校的管理,而是将分校的相关工作列入专项检查、集中检查和综合督导,提炼发展水平指数。此外,确定教育集团融合发展方向,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优化课程资源、提升办学水平、监测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评价等为重点,扎实推进教育集团学校融合发展。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