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09日 星期三
观课笔记
我们成了故事里的“我”
齐 刚

    一次,我在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听了教师许嫣娜执教的一节小学二年级绘本课《纸马》。课堂上精彩的师生互动与生成,以及最终实现的文本重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嫣娜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通过对绘本的听、讲、演、创等活动,让学生产生了代入感,逐步参与到故事之中,变成故事中的“我”。课堂上,师生的重新诠释和创编让学生深刻理解了《纸马》的情感基调,使学生共同体会“我”的悲伤和快乐。

    猜情节,让学生走进故事。精彩的课堂导入之后,许嫣娜展示了《纸马》的封面,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故事发生在冬天”“故事中有枯树,还有骑马的人”“还有枯树下的两个人”……听完学生的回答,许嫣娜进一步引导:“同学们,猜一猜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是怎样的?这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封面的处理,激发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让学生更加期待故事到底讲了什么,不知不觉在猜测中走进故事。

    巧引导,让学生更具同理心。接着,许嫣娜带领学生学习《纸马》第一页:“……已经是除夕,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就在学生聚精会神准备听完故事的时候,许嫣娜开始发问:“除夕大家会干什么呢?”学生纷纷表示:“贴窗花”“放鞭炮”“打雪仗”“看冰雕”……许嫣娜总结:“大家都很快乐,与家人在一起无论做什么都是美好的。”就这样,在师生的问与答中,《纸马》中趴在窗前盼望爸爸妈妈归来的“我”内心的孤独、期盼和焦虑,与现在学生除夕的幸福和快乐形成了鲜明对比。许嫣娜的引导,使学生更能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我”的心情,让学生越来越沉浸在故事之中,开始读懂《纸马》的情感基调。

    创故事,我们和“我”融为一体。这节课最为精彩之处,就是许嫣娜带领学生和《纸马》中的“我”进行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师生与“我”融为一体,变成了故事中的人物。在教学过程中,许嫣娜通过对话时机的把握和对话情境的设计,实现了教师、学生与“我”的思维碰撞,产生了最美的生成。

    故事开始,呈现“我”站在窗前望眼欲穿等待爸爸妈妈回家的画面时,许嫣娜增设了奶奶和小胖都劝“我”不要再等的话题,让学生进入故事中。

    师:(读)“那一年下了很大的雪,厚厚的一场雪盖住了道路。已经是除夕,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现在你就是故事里趴在窗户上向外张望的“我”。

    师:天亮了,孩子,你为什么起得那么早呀?

    生:因为我很想念爸爸妈妈,我想让他们快点回来陪我过年。

    师:很快到了中午。奶奶说:孩子,过来吃饭吧,别看了。

    生:不,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我还要等。

    师:到了下午,隔壁的小胖来找你玩。

    生:不,我不想玩,我要等爸爸妈妈回来。

    师:夜幕降临了,奶奶怎么劝你都不肯睡觉。奶奶说:别看了,别看了,爸爸妈妈估计明早就回来了,你就先睡吧。

    生:不,我要等他们回来。

    在这段情境对话中,学生化身故事中的“我”,更加真切地体会到“我”盼望爸爸妈妈归来的心情,师生对文本的补白和再创造让《纸马》更加鲜活和丰富,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我”盼望着爸爸妈妈回来,成功地让学生走进故事。

    故事讲到“我”临睡前的时候,许嫣娜又和学生进行了对话,话题是“要对小纸马说什么”。“纸马呀纸马,你要聚精会神,一秒钟也不能走神啊!”“纸马呀纸马,如果爸爸妈妈回来了,你可一定要立刻把我叫醒啊!”学生们的回答说明,他们已经开始走进了“我”的内心。

    最高潮的部分就是结尾的设计,“我推开门,太阳出来了,雪也化了,爸爸妈妈回来了!”绘本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但许嫣娜的课并没有结束。她这样问:“爸爸妈妈回来了,‘我’应该怎么做?”“只允许做一个动作,你会做什么?”学生情感的积累在这个时候体现了出来,回答让人拍案叫绝,“抱”“奔”“亲”“笑”等精彩回答从学生嘴里蹦出。突然,有个学生说出了“哭”,许嫣娜马上评价:“你真正走进故事里了……‘我’等了整整一天,这个时候什么都说不出来了,任凭泪水往下流……”

    由于课堂时间关系,许嫣娜的课至此并没有再继续下去,与她往常的课相比少了一些时代感。而绘本课也应该让学生读懂时代,读懂人物的背景。如果许嫣娜继续讲下去,让学生去猜“我”的爸爸妈妈为什么到除夕还不回来,学生也许能体会到爸爸妈妈可能是外出务工,一年才能见一次,那样就会把“我”盼望父母归来、夜半梦醒不见父母归,以及父母归来后的喜悦等情感体会得更加深刻,就会让这节绘本课更加充满张力和感染力。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教研室)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