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09日 星期三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张 娟

    我出生在农村,最初的单位也是农村,那个“土旮旯”曾被喻为“凤台县的北大荒”。棚房、土房,牛和羊,人和畜,天苍苍野茫茫。学校是两层小楼,站在校门口看庄稼、看羊群、看“烟村四五家”……内心是荒芜而迷茫的。

    我的第一节公开课是《武松打虎》。磨课期间,我培训了几个孩子,让他们分别扮演武松和老虎,我当解说员……这堂课热热闹闹,虽没有实质内容,却成为我专业发展的起点。

    感谢最初工作的那几年,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令我豪情满志。因为对自己是非师范类专业毕业一直耿耿于怀,于是报了师范类的自学考试,在备考过程中学习了《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学作文教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等理论。接着,县教育局又对我们进行了《教育学》《心理学》等科目的培训,这些构成了我最初的语文底蕴。

    但是随着教龄拉长,倦怠期很快到来。直到2009年,我的内心才开始惶恐,于是决定考研。几番打拼,几多追寻,再一次走进大学校门,读完现当代文学研究生,我被分配到凤台四中。

    凤台四中每年都会请名师专家授课讲座,先后邀请了钱梦龙、肖培东、黄厚江、余映潮等名师。钱老的导读法让我大开眼界,肖老师的朗读设计让我耳目一新。

    罗素在《我为什么而活着》一书中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是的,如果你不能以专业眼光看待教本,去深刻了解孩子的心灵,你就在这个神圣的讲台上重复生活,虚度光阴。在各路名师的引领下,我开始了“教育叙事”,同时我也开始关注语文教研方面的动态……就这样慢慢求索。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忽然我的眼前就出现了那么一道光。2013年底,微信公众号“语文湿地”招募编辑,我立即提出申请,此后负责特级教师王君专栏的制作。紧接着2015年初冬,淮河的天空雨雪霏霏,学校请来王君为教师上了一节示范课。这堂课,在我的小城刮起了教研风暴,也在我的内心掀起更大的波澜。没想到语文课可以上得如此热烈激情、气势磅礴。

    几番风雨、几番坚持,转眼已经两年,由我主笔的专栏已有30多万字,垫起了专业的高度。其间,我先后接到多家杂志约稿,参编了4部图书,成为《课堂内外》杂志的编辑。此后,我以王君为师,将课堂融入了青春语文的血液。

    一次,王君号召说,“四川广元一所小学希望我们工作室去他们那里开展活动,唤醒教师职业倦怠,有课、有报告、有座谈。有人愿意去吗?”我立刻报了名,原因只有一个:14年的乡村小学教育,乡村的炊烟已经融入我的每一个细胞。这是扎根乡土的我——热爱学生,追求课堂进步,遇见更好的自己,虽满头霜雪而矢志不渝。

    怎样更好地生活,我现在心中有了答案,那就是保持一颗童真的心,追求更美的语文课。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四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