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09日 星期三
班级是个“微社会”
蒋静娴

    近年来,许多学校的教育观念正在转变,但在班级管理中往往还会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这导致许多“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沦为了“好学生”的“背景”。

    班级就像一个微型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分工,也应有彼此间的合作。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让他们拥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学校得到个性化发展。在中小学阶段,让孩子有职业生涯的初期体验,也有助于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为他们未来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班级微社会?可以优先考虑班级文化的营造。我们会为自己的班级微社会命名,根据名称特点布置别具一格的社区文化,如有的班级学生特别喜欢阅读童话,就取名为“童话城”;有的班级喜欢猫,他们的班级社区就取名“猫的空中之城”。

    社区名称的确定让孩子们打心底有了“当家做主”的感觉,每个学期伊始,孩子们都会根据班级文化特点主动布置教室。不仅如此,班级的板报、名言板、走廊白板每个月由社区的“美术义工”(会画画的学生)轮流负责设计,并配上一名小小解说员。

    班级管理许多细枝末节的工作也交给孩子自己负责。例如,植物交给“绿化师”,卫生则由“清洁部长”总负责,每当有大型活动时,“策划师”“采购主任”“宣传员”就开始忙碌起来。自从班级多了这些职位,每个人渐渐有了责任感,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别人认同自己。久而久之,学生感受到——原来参与班级管理是那么有趣,那么有成就感。

    “我是社区绿化师,班级的绿植都由我来照顾。每天我都会按照社区植物的习性为它们量身打造‘成长攻略’,比如喜阴的兰花放角落,喜阳的榕树摆阳台,胖胖的多肉少喷水……你看他们长得多可爱啊!”四年级魔法森林社区的林美佳自豪地介绍自己在班级担任的职位与工作日常。

    在班级里,我们依据微社会组织形态,通过设立项目负责人对班级学习、纪律、卫生、食育、财商等进行管理,并根据岗位对每个负责人进行上岗培训,让参与管理的学生熟悉各自的检查评价内容、扣分准则及记录的方法等。例如,每天“清洁部主管”需要对班级的卫生情况进行打分汇总,对做得好的小组给予积分奖励,对做得欠佳的小组提出整改意见,并在第二天跟进检查。“食堂主管”需要对班级每天的用餐情况进行汇总,提醒用餐时有浪费、讲话等行为的同学。班主任则变身为“社区主管”,经常检查并指导各项目主管严格按照规定记录,定期翻阅记录本,掌握学生动态,适时提醒违反条规的学生。自从有了项目主管责任制,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从而真正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做班级的主人。

    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我们会召开“公民大会”,进行微社会一周调研汇总。总得分高的小组用小旗展示在社区星级墙上,而全班汇总的星级少年、优胜小组结果用照片展示出来,贴在走廊的白板上。学校定期对优秀小组进行表彰。每周汇总结束后,得分最多和最少的项目主管还要面对全班学生谈体会,说说自己今后的打算。

    自从学校实施了微社会管理,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了竞争的意识和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班级管理项目负责人和课堂小组长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学生能自觉遵守纪律了,打闹的现象减少了,变得懂礼貌了,物品摆放整齐了,能积极参加学校活动了,集体荣誉感强了,他们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也在逐步养成。

    班级微社会只是我们在班级建设方面的一小步,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人人都成为这个微社会的建设者。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