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8日 星期三
教师战“疫”进行时
“8个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党员“丁妈”的战疫故事
通讯员 陈 荣

    2月5日,小雨飘着,北川的初春有点冷。

    但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永安小学教师丁玉兰没在家闲着,她戴着口罩、冒着小雨来到二年级学生小优的家,询问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同时为孩子宣讲疫情防控知识。

    “丁老师,太谢谢了,正在我们犯愁的时候,您不顾风险来看我们。”小优姑妈连声说道。

    离开了小优家,丁玉兰没有马上回家,而是赶往下一个学生家。

    “快退休了,还忙啥子?”面对家人的疑问,年近55岁、有着36年教龄的丁玉兰有点“一意孤行”,关爱留守儿童,慰问贫困家庭学生,她总是走在最前面,被学生亲切地称作“丁妈”。

    “学生的问题我来解决”

    疫情当前,所有学校都面临一次艰巨的“大考”: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四通八达的网络和普及的智能手机可谓得心应手,但对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大山深处的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家中没有智能手机、不通互联网、不懂网络技术……开展在线教学的困难可想而知。

    为了让大山深处的每一个留守儿童在线上学习中能连得通、用得上、学得好,与全县两万多名学生同步在家享受在线学习,一个都不能少。近日,北川羌族自治县教体系统开展了“党员爸爸”“党员妈妈”一对一牵手留守儿童专项行动。

    丁玉兰就是主动请缨成为“党员妈妈”的其中一员。连日来,她跋山涉水,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深入羌山的村村寨寨,为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送去智能手机,为缺少网络技术知识的家庭解决在线学习难题。

    根据安排,从2月10日起,学校1200多名学生都要开展线上学习。为了顺利开展这一工作,永安小学多名“党员爸爸”“党员妈妈”进行了前期摸排工作,发现学校有8名学生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线上学习。

    距离线上开课只剩几天时间了,而这8个无法进行线上学习的学生散居在大山里的不同村落,遇到的困难也各不相同,怎么办?

    “我是永安本地人,我家就在永安,在这个时候我们尽量减少人员流动,这8个学生的问题我来解决。”丁玉兰说。

    小优正是这8个学生中的一个。2月5日从小优家离开后,丁玉兰又马不停蹄地赶到辕门村留守儿童赵俣的家,指导孩子和爷爷奶奶使用在线教学平台。

    “平时都是我们两个老人在家里带娃娃,现在娃娃在网上学习,不知道怎么办。老师来家里帮我们教会了,不怕娃娃学习落后了。太感谢丁老师了!”赵俣奶奶说。

    “在线学习一个不能少”

    2月8日是元宵节,丁玉兰又想起了后庄村的小良和飞山村的小宇。小良不到一岁时爸爸去世,妈妈丢下他离家出走后杳无音信,现在小良跟着年近70岁的爷爷一起生活。小宇妈妈由于智力低下,生活不能自理,爸爸没文化,家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丁玉兰代表学校专门送给小良一部智能手机,并帮他把各种学习软件安装好。然后,丁玉兰又带着旺旺大礼包、元宵、油和米等慰问品,分别送到这两户人家。

    短短几天时间里,丁玉兰和学校“党员爸爸”梁维栋、“党员妈妈”曾蓉等一道,挨村挨户走访看望多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孩子,为他们解决在线学习的设备问题,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上网学习。从向阳村、平桥村、辕门村到楠木村、大安村、飞山村……丁玉兰实现了“在线学习一个不能少”的诺言!

    继续当孩子们的“丁妈妈”

    2月10日,永安小学如期开展在线教学,全校1200多名学生一个不少,全部参与在线学习。

    丁玉兰教的是小学六年级数学。每天下午也在网上开展在线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和批改作业。别看她临近退休,但是信息技术还是玩得很转,什么平台、微课、直播都能运用,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同事们都说:“丁老师是一个工作狂,是一个工作起来全身充满激情的人。”

    身兼多职的丁玉兰很忙,每天到校检查环境卫生,安排、指导工作人员进行教室、办公室、寝室和公共环境的消毒,并认真做好每一项记录。她说:“希望开学的时候,同学和老师们回来能有一个卫生安全的环境,希望疫情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我个人苦点累点真的不算什么。”

    再有两个月,丁玉兰就到退休年龄了,但这位“丁妈”不想退休,她还想发挥余热,多为学校和学生做点事,继续当孩子们的“丁妈妈”“丁奶奶”。

    耕耘羌山一方,坚守初心一隅。加入到逆行队伍之中的“党员妈妈——丁玉兰”,难道不是这个春天最动人的背影吗?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