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我的课程观
拆除无形之墙 促进教学转型
陈希良

    当下,学习共同体在学生进步、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团队合作中的人际交往、服务意识、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是个人未来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技能。正如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埃尔莫尔所言:“学习是在经验与知识面前有意识地逐渐改变理解、态度和信念的能力。”参与团体所取得的学习效果往往远大于个体孤军奋战。

    教师间的互动对于教师个人具有重要影响。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证明:通过教师与同事之间经常活动的能力来衡量“社会资本”,比由职业发展课程和证书体现的“人力资本”更能彰显教师的成就价值。然而,许多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一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实际情况表明,由于班级教学、分科教学、惯性因素等影响,许多中小学的学校结构较为松散,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突出,各教育主体间缺乏协调甚至行动混乱,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和学校绩效的提高。生活中许多有形和无形的“墙”,造成了人际间的隔阂和再生产活动的低效。有专家指出,教师易于关注自身的事情,是因为没有给他们提供坐到一起讨论班级和教学实际问题的场所,也鲜有这样的传统。传统中小学无论在时空构建、课程设置、工作流程、校园文化还是组织结构中,都缺乏共同体建设的意识、激活转型的驱动力以及有效的合作机制,这构成了学校发展的严峻挑战。

    融合机制是校园文化中必不可少的构成。教师听取他人的观点来审视并比对自身观点,进而提升专业水平;合作机制有利于凝聚群策,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增强学校共同体成员的信心与凝聚力,为新教师提供系统化指导与帮助,鼓励各方力量为提升学校绩效作出贡献。

    加拿大学者莫兰指出:“没有协作技能和协作关系就不可能真正学习,不可能使持续学习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目前,很多教育改革者都致力于为教师合作、共享、协作创造更多的机会和便利。一些学校通过课程改革促进教师进行协作教学,为学生的发展共同担责;一些学校创造深入交流与会谈的平台,让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助为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然而,惯性思维、维持现存体制文化的做法依然占据着强势地位,只靠精敲细打和修修补补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美国学者斯科勒克蒂指出,“系统性变革几乎总是涉及规范秩序的变革。系统性变革通常不仅需要规则、角色和关系的变革,也需要信念、价值观、承诺、意义、传说和传统的变革”。我们要勇于拆除有形和无形的“墙”,变革组织结构、课程体系、领导方式、文化模式,促进学校的全面转型,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目前,基础教育改革呈现出如下趋势:由教材转向课程;由重教转向重学;由管理转向治理;由个体转向共同体;由经验转向学术:由封闭时空走向开放时空;由单一学科转向跨学科。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学校应做到如下十点:

    1.聚合群体智慧,积极推动学校战略转型,实现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换代。

    2.完善组织架构,形成“平台支持+团队作战”机制。

    3.依靠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升学校办学效益。

    4.以办学指南、学习项目、课程改革、课堂革命、多元评估和任务驱动将教学重心由“教”向“学”转变。

    5.学校内部机构“并联”,实行扁平化管理,建设多功能共同体。

    6.人尽其才,人力是第一资源,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一线教师的积极性、自主性,将人才培养和利用作为核心战略。

    7.给予“不确定性”更多空间和可能,“孵化”教育教学的全员创新、创造。

    8.物尽其用,丰富和延伸教学时空,整合优质教学资源。

    9.做好风险和成本管控,建立评估预警机制。

    10.坚持“愿景—价值—战略”发展模式,坚持文化管理、价值领导。

    (作者系甘肃省榆中一中原校长、全国优秀教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