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汲取儒家智慧 积蓄生命能量
肖 英

    教育的基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怀,通过教育实现个体对自我生命的确认、接纳和喜爱,对生命意义的肯定、欣赏,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世界生命的同情、关怀和珍惜。

    珍视生命,悦纳自我。新生入学后,各班以班会的形式开展“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生命教育。把孩子从母亲十月怀胎、呱呱坠地、渐渐长大、上幼儿园到迈进小学这些节点用影像资料呈现出来,通过孩子的讲解和父母的参与,一起感受生命成长的奇迹。

    利用美术课自画像的课程内容,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感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特点,并在创作过程中夸张地表现出来,接受自己的与众不同,从而接受独特的自己。

    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珍视生命,悦纳自己,这是我们生命教育的开始。

    尊重生命,完善自我。与人交往之道是儒家的重要内容。用社会心理学的观点看,提倡交际交往中的“忠恕”“宽厚”与“容忍”,提倡心理位置互换,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公》)既是儒家文化的特色,又是心理素质培养的要求。“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积极现实的生活态度还应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中。

    为此,学校开展预防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开展心理健康排查,及时了解孩子在家生活学习状态,并给予适时的帮助;提供心理教育指导,疏解亲子矛盾,从而缓解孩子长期居家造成的心理不适,引领学生找寻生命热爱的事物去做、去坚持,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更好生长。

    敬畏生命,提升自我。儒家在生死问题上是积极的,强调生命意义的实现,因此生命教育应该让人知道,虽然死亡是人无法掌控的,但人可以把握生的状态,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是一个人应该有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孔子讲仁是对人的反思,这种反思是人类精神的自觉。”哲学大师冯友兰这样高度概括孔子的“仁学”思想。正是孔子这种反思与自觉所显示的生命力量和恒久价值,才使得我们对当下教育有了更深理解:教育的本质是以仁爱之心引领学生建立健全自我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历练感恩的胸怀和敬畏生命的境界,磨砺承受挫折的生命合力,增强竭诚求索的生命张力,激活心灵深处的生命潜力,最终达成卓异亮丽的生命至境。

    (作者系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