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2日 星期三
吴蓉瑾:教有真情,育无止境
本报记者 刘亚文

    从教27年,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有许多雅称:“创新校长”“秒回校长”“云朵妈妈”“种子校长”……每一个称呼背后都是同行、家长和学生对她的认可。

    打开吴蓉瑾的朋友圈,每天都有很多内容,有提醒、祝福,也有好文分享及个人工作轨迹。以2021年9月13日为例:早上5点18分,吴蓉瑾提醒学生、家长、老师雨天注意安全;6点21分,吴蓉瑾到达学校,微信配图为学校教学楼,配文“爱的学校”;8点41分,外出参加兄弟学校活动;中午11点42分,拍摄新入学一年级孩子自己整理书包;12点18分,上海发布台风橙色预警,吴蓉瑾将消息发到朋友圈,再次提醒家长、学生路上小心;下午1点06分,参加学校行政会议……

    此外,中午拍学生吃饭、午休的样子,在每位教师生日当天凌晨送出生日祝福……吴蓉瑾都会一一发朋友圈——不是证明自己多忙多累,而是“因为爱,爱孩子,爱这份事业”。小学校,方寸间,她编出一条斑斓的纽带牵着家庭和学校,呵护每个孩子慢慢长大。

    初到卢湾一中心小学工作时,吴蓉瑾是一位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只要时间允许,她就带着学生到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她还记得,纪念馆工作人员给学生做辅导,孩子们提出了不少问题,工作人员虽然努力答疑,可孩子们依旧似懂非懂。走出教室,吴蓉瑾向工作人员提了一个大胆的建议:“能不能在你们的指导下,让孩子自己写讲解稿?”

    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吴蓉瑾带着学生一起调研,决定做儿童版讲解稿。为了确保讲解内容的准确、完整,吴蓉瑾与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成人讲解员、学生一起讨论、磨稿,最终形成的讲解词通俗易懂,解说的内容变成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小故事。

    2006年暑假,由学生讲解员组建的“红喇叭”社团正式成立,学生讲解员平均年龄10.2岁。经过一次次培训、演练、考核,场馆里学生讲解员常常被观众围观,甚至在一场讲解结束后被要求“再来一段”。初战得胜,吴蓉瑾和孩子们的干劲更足了,陆续开发了“中共一大纪念馆”红领巾系列讲解手册,包括“儿童版讲解稿”“英语儿童版讲解稿”“沪语讲解稿”“快板讲解稿”等。

    16年来,陪伴着小小讲解员的吴蓉瑾,几乎没有节假日,每一次看孩子展示,她的心都会为此激荡。她见证了这个社团创下的许多个“第一”:第一次由小学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合作签约;创建全国第一个由小学生组建的讲解员社团;完成第一本属于小学段的儿童版讲解稿;开发了第一套线上线下导览平台……

    如今,已是大四学生的小琳说:“小学时很多情景可能已经遗忘,但在中共一大纪念馆的讲解词我现在依旧可以一字不落地背诵出来。”

    学校“红喇叭”社团从刚开始的15个孩子到今天的近1000名小小讲解员,讲解场次已达近千场,服务对象达几万人次。

    吴蓉瑾帮孩子在心中种下了一颗颗红色的种子,她还关注着每一颗种子的“情感健康”。

    2004年,从学校的一份自查报告中吴蓉瑾发现,学生对情绪的容受性差,情感体验不够,情感表达能力弱,为此她在学校开设了情感教育课,每周一节15分钟。有了烦恼,大家一起出主意;受了委屈,大家共同来安慰。情感教育课的坦诚相告、真情流露,畅通了生生、师生,甚至孩子与家长的情感。

    为了让情感教育惠及更多学生,吴蓉瑾自己上了100多节情感教育示范课,还与教师一起设计情感教育课程,前后影响了学生10万人次,团队开发的情感教育课程也成为区域共享课程,成为了卢湾一中心小学的办学特色。

    作为第一个倡导情感教育的教师,吴蓉瑾的情感教育实践已经持续了17年。17年,她专注于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教有真情,育无止境。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视自己如己出的老师,因此在我成为老师后,也愿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吴蓉瑾说。

    帮助别人,也能成就自己。吴蓉瑾从来都是一个把别人放在心上的人。

    今年“六一”儿童节,卢湾一中心小学教师施佳乐带着一年级(4)班孩子过了一个特别的节日——他们举行了一场义卖活动,所得款项由学生代表悦琳和苗淼通过银行捐赠给云南“无臂老师”江声发所在的学校,帮助更多山区小朋友。

    事情起源于一篇报道。2013年5月21日,有媒体报道了云南“无臂老师”江声发坚守山区的故事。报道中,江声发流露出想到上海学习一周的心愿。吴蓉瑾看到后,几经辗转联系上了江声发。

    时值7月,云南多雨,山路不好走,但吴蓉瑾还是自费前往江声发工作的学校。此后,江声发来到卢湾一中心小学,与师生度过了一周的时间。

    两年后的教师节,孩子们没有忘记江老师,不仅给江声发的学生寄去了书包等学习用具,还借助网络寄去了对江声发的想念和敬佩之情。一次相遇,一周相处,爱在两地蔓延。

    吴蓉瑾所在的卢湾一中心小学,是上海市信息化标杆培育学校。2009年以来,吴蓉瑾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动教学从数字化到数据化,首创“云课堂”,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学习空间。十几年间,技术不断迭代,“云课堂”更加丰富,有了“彩云图书馆”,可以为语文学科提供阅读教学依据;“云厨房”助力劳动技能课程的开发应用;“云展馆”可以展示学生手工作品……吴蓉瑾也因此有了“云朵校长”之名。

    江声发工作的学校虽然在大山深处,但已经通了网络,为此吴蓉瑾努力推动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近年来,吴蓉瑾将优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创新实践的成果辐射到无数薄弱学校。也正因为这样的举动,同行都叫她“种子校长”。

    曾经有人问吴蓉瑾有什么梦想,她说“想成为一个令学生难忘的老师,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段难忘的童年时光,最终走向积极、阳光的人生”。

    27年耕耘教育,心中常有爱,教育理想便不会遥远。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