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09日 星期三
区域观察
“爱种子”为乡村教育振兴探新路
本报记者 刘 盾 通讯员 黎鉴远 张紫欣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第二小学(简称“良口二小”)由7所学校合并而成,4年时间从一所薄弱山区学校发展成为广东省“以信息技术推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学校。改变源于2017年良口二小成为广东省“爱种子”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校,先进的理念和优质资源借助云端注入学校,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生命状态发生了根本转变。

    2015年,在广东省教育厅指导下,广东省基础教育与信息化研究院启动“以信息技术推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推广”项目(又称“爱种子”),通过“互联网+”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数据赋能教与学。“爱种子”不但着力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而且还立足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现状和需求,推进信息化供给侧改革,引领欠发达地区及学校因地、因校制宜,实现建得起、用得起、用得好、常态用,缩小了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

    基于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实际需求进行研发。“一谈到教育信息化改革,部分欠发达地区教师就有抵触情绪,与教育信息化‘不来电’。”广东省基础教育与信息化研究院院长胡钦太发现,部分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改革源自城区学校的探索,与其信息化设备、教师专业能力等不匹配,如果直接“拿来主义”,往往会出现超越当地信息化设备、教师能力等承载能力的情况。

    如何基于欠发达地区信息化的问题和需求,帮助欠发达地区探索出一条推进信息化改革的新路?胡钦太依托华南师范大学专家团队力量,深入研究广东基础教育与信息化融合创新路径,“爱种子”便应运而生。依托“互联网+教育”平台,“爱种子”通过重构教学资源供给方式重塑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大数据赋能精准化、个性化教学,培养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如何根据中小学师生需求精准供给内容?“爱种子”构建了政府指导、专家引领、名师设计、教育信息化企业联动的供给机制。在华南师范大学专家指导下,中小学名师分学段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优化知识结构和课时设计,构建学习、教学、教研紧密融合的学科支架。其中小学由10个学科200多名学科名师组成设计团队,开发小学阶段10个学科体系化课程资源。“爱种子”平台通过推送这些优质资源,让许多不擅长开发教学资源的乡村教师,从拼凑教案等低效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为了让城乡学校都能建得起、用得起、用得好、常态用,“爱种子”平台着力搭建数字学习生态系统,将教与学资源建构与应用、信息化课堂教学与教研、辅助教学与学习工具、信息化支持服务等融为一体,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多元化需求,构建智慧环境、优质资源服务体系、运用大数据指导教学系统、信息化教学生态服务链等,以满足学校的需求。

    多方力推“三环四得”教学模式本土化。连续3年,流溪小学在从化区教学质量优良单位中名列前茅。这背后是学校以“爱种子”项目为抓手,推进信息化与课堂深度融合的“回报”。

    如何更好地引导教师借助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爱种子”项目组对课堂教学重塑理念、重整结构、重组内容、优化流程,探索出“三环四得”教学模式。师生通过自主学习、互动探究、主题拓展三个螺旋式递进的教学环节,逐步实现学得、习得、评得、教得。

    “由于乡村孩子性格比较内向,部分孩子在课堂上举手发言不积极。”良口二小副校长潘美好发现,在“三环四得”课堂上,学生变得没那么害羞了,语言表达、主动学习能力也逐渐提升。

    各地区情、教情、生情不一,如何推动“三环四得”模式本土化,努力做到一地一案?“爱种子”项目组注重与合作地教研部门的协同,建立了“省市名师团队+教研室教研员+技术团队”的区域教研共同体,构建了导师驻点教研、校际联研和校本研修三级教研网络。本地教研部门在专家指导下,调研分析实验校教师的不足和需求,因地、因校开展基于数据驱动的精准化和个性化教研活动,构建适切性教学范式,指导教师更简便地应用平台资源。

    “合作地教研部门集聚了熟知本地教情、校情的专家,他们也有职责有能力推动区域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我们将地方教研部门作为‘爱种子’教改指挥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胡钦太介绍说。

    评价改革牵引实验区学校共建共进。学校作为主战场,“爱种子”项目组注重健全实验校教研机制,在实验校内部培育学科教研共同体和跨学科教研共同体,建立教学、教研、培育一体化体系。“爱种子”项目组通过教研活动、示范引领、课例研磨等方式,引领实验校教师提升专业能力、信息化素养和跨学科教学能力。

    为让实验校不同类型教师会用、用好,“爱种子”平台专门打造了教学支架,提供简便易懂、实操性强的教学范式和导学案,教师可按部就班地“点点用”。许多教师逐渐实现从模仿到适应,再逐步提升到自我改进、创新设计,应用过程也从“点点用”逐步升级为“改改用”“创创用”。

    原来部分欠发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侧重于底线评价、学生成绩评价,评价指标不全面、评价数据相对模糊。如何用好评价指挥棒引导实验区和实验校的发展?“‘爱种子’平台基于教学终端和大数据技术,实时采集教学数据、即时分析和反馈,实现了教学与学习反馈数据可视化。”胡钦太表示,“爱种子”平台对每天、每课的教学数据进行采集归类、关联分析,形成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大数据,让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学情况一目了然。

    同时,“爱种子”项目组通过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强化过程性、发展性评价,监测、应用多元化的评价数据,对教师更加注重师德师能评价,引导教师从关注优秀学生到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针对数据反映的问题和不足,合作地县区发挥教研部门优势,选派专家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做到科学精准决策,引导学校评价重点从单一智育升级为“五育”并举。

    “爱种子”在探索中总结出逐层引领、以点带面的推进策略,注重以少数带多数、以一批带一片,逐步实现了“种子”教师带动实验校教师,实验校教师带动区域教师,目前已惠及广东省16个市的17个县区。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