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31日 星期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
“1+3+1”的力量很强大
——四校“组团式”对口支援丽江师专两周年纪实
本报记者 康 丽 | 符哲琦 王 成

    “这所乡村幼儿园,要怎样才能让孩子们享受更优质的保育和教育呢?”“看到这个乡村的学前班,心情很复杂。”三个月前,长沙师范学院副教授张建国在云南省永胜县光华乡考察调研时看到乡村幼儿园桌椅不适合小朋友,便在朋友圈呼吁大家帮忙,并多方协调各方力量送来了桌椅和图书,为当地的孩子打开了丰富的世界。

    为什么滇西北一所幼儿园牵动着一位湖南大学教师的心?用张建国的话说:来到了这里,就喜欢这里,就是想为当地的教育添砖加瓦。

    张建国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丽江师专”)援建干部。

    两年前的11月27日,为了巩固滇西北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在教育部的统筹推动下,由华东师范大学牵头,协同南京晓庄学院、长沙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开启四校“组团式”对口支援丽江师专的工作,4所学校共50名学者受聘为丽江师专兼职教授或名誉院长,张建国正是这五十分之一。

    “既然是援建,就要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丽江师专是滇西北唯一的公立高等院校,为滇西北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滇西北教师的摇篮”。“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便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如何依托各自优势资源,促进丽江师专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内生动力,是摆在4所高校面前的一份考卷。

    按照设计,牵头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主动建立对口支援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围绕需求明确帮扶重点,精准匹配做好顶层设计,制订任务清单并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实。4所学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深度沟通、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凝聚正向合力,形成了深度联动的帮扶格局,对口支援工作在团队力量的牵引下逐步走向深入。

    事实证明,对口支援不是玩虚的,而是动真格的。

    两年下来,4所学校先后选派83名优秀教师担任丽江师专兼职教授,驻校开展教研活动50次,举办讲座39场,讲授示范课程26门,举办座谈会40场,科研指导15次;培训丽江师专教师70人、干部50人;接受13名丽江师专学生来校跟班学习,依托“宏志助航计划”培训丽江师专学生100名;线上线下培训丽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9000余人次。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求是奖获得者周青也是援建教师中的一员。从被聘为丽江师专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名誉院长那时起,周青便实打实承担起院长的工作,从学院的专业建设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到“十四五”规划编写、推进“强院兴校”工作,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既然是援建,就要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周青说。他深入学院与多位数学专任教师展开“一对一”的深入交流和帮扶,针对每位教师在教学、科研两个方面提出的疑问和面临的困境提出指导建议;参与数学教育教研室活动,指导小学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建设及教学团队建设等工作;他还先后邀请多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到丽江师专指导,在向他们介绍丽江师专的时候,周青的第一句话便是:“我在丽江师专支教,你也来帮我们一把吧。”

    今年3月,周青在丽江师专开设了《数学与文化》选修课,向课程团队推荐了18本中外名著,供教师课前学习。

    “之所以我自己来上这门课,就是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虽然每周只有一次课,但周青“课大于天”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数信学院的教师。

    “这是一次‘手把手、肩并肩、心贴心’的对口支援。”丽江师专副校长朱桂香由衷地说。

    在4所学校倾心倾力倾情援助下,丽江师专构建了“1+11+11”的学校发展规划体系,且收获良多:与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合作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项目落地,两年共招收学前教育本科生104名;教学科研实现重大突破,2021年获第一届云南省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一等奖两项,第一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

    更重要的是,在丽江师专党委书记张祖武看来,四校“组团式”对口支援工作是全新的模式、全新的机制。

    “由1所部属高水平师范大学牵头,协同3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地方师范本科院校,对口支援1所中西部薄弱师范专科学校,这样的‘1+3+1’全方位帮扶体系构建了不同层次师范院校的协同发展机制,为‘组团式’教育对口支援提供了创新示范和模式引领。”张祖武说。

    “努力实现零的突破”

    “工作9年来,从未写过一篇论文,也未主持过一项课题,我成了教师群体中的边缘人。”2021年2月底,丽江师专教师虞锋迎来了自己的发展契机——来到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业务进修。

    原本有些迷茫、抗拒科研的虞锋发现,原来科研距离自己并不遥远。

    “从2018年起,我一直对丽江师专毕业生进行持续跟踪访谈,晓庄学院的教师建议我,不妨从这些访谈开始入手做科研,他们给了我很大鼓励。现在的我开始与科研握手言和,有望在科研上实现零的突破。”虞锋说。

    如何为滇西北及周边地区打造一支“留得住”“教得好”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如何让更多的“虞锋”走出去,成长为学校的中流砥柱?4所学校可谓是绞尽脑汁。

    作为重点援建项目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丽江师专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单招计划于2021年正式启动,截至2022年7月,已有7位丽江师专的教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

    “时隔8年早已忘记了做学生的滋味,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一段什么样的学生生活。”新晋博士杨春艳一度感觉压力很大,但看到60多岁的导师臧克和教授依然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她开始感受到师者的力量,“老师就像灯塔一样,慢慢地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

    不仅是教师,学生也有了更大的舞台。

    2021年9月,经过丽江师专考察、择优选拔,金晓翠等8名交流学习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来到长沙师范学院2018级学前教育505班,全面跟班学习本科课程。

    “长沙师范学院的教师上课都不会照本宣科,你必须全神贯注才能知道老师讲到了哪里。”

    “我们每周的课不多,但每门课老师都会布置课前或课后作业,每周都有PPT课件制作和上台讲解的机会,老师会对不足的方面提出适合的建议和指导。”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8名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地域文化、学习氛围、学习方式,她们感慨很多,收获也很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再回来建设一个更好的家乡。这是虞锋和他的学生的心愿,也是“组团式”对口支援的初心。

    发挥“示范引领”之力

    5月11日下午,一个特别的校长顾问聘任仪式在丽江师专举行,周青、张建国被聘为丽江师专校长顾问。

    “这是我们的一项制度创新,两位顾问为学校带来了办现代大学的理念和思维,期待今后为学校更好发展多出金点子。”丽江师专校长毕天云表示。

    事实证明,以周青、张建国为代表的援建教师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是巨大的。

    丽江的一区四县,张建国都跑了个遍。他在丽江师专首创“玩具图书馆”学前教育体系,推动落实校企合作共建“幼儿园情景模拟教室”等项目,改善丽江师专学前教育实验实训条件,为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夯实软硬件基础。2021年7月,张建国联系了苏州市学前教育(孟瑾)名师工作团队10余位园长、幼师来到丽江,不仅吸引了丽江师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参与,丽江市其他幼儿园的教师也慕名而来。今年6月,张建国协调长沙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总校校长张华带领附属4校骨干教师团队来到丽江师专附属实验学校(丽江市实验学校)开展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协同提质现场研讨活动。云南、湖南多地5000多名教师与长沙师范学院、丽江师专等多所高校在线参与活动。

    而在了解到纳西东巴经书将面临无人能读懂的困境时,周青敦促数信学院教师要尽快开展此项工作的科学研究,在他的帮助下,丽江师专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东巴经卷识别系统》。践行“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理念,其初期成果将于今年9月2日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文献将迎来人工智能翻译新时代。

    两年的时间下来,4所学校负责人已经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四校“组团式”对口支援丽江师专工作具有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必将成为中西部师范教育发展较为薄弱区域实现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

    现实正如他们所期,这种示范作用正在不断扩展、深化。

    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名单及组团安排的通知》,丽江师专成功入选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根据教育部安排,以“1+M+N”的组团形式,由华东师范大学牵头,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参与,共同支持丽江师专等4所师范院校高质量发展提升。

    从“1+3+1”组团式对口支援到“1+M+N”师范教育协同提质,不仅是名称和方式的改变,更是内涵和机制的延续与升级。可以想见,丽江师专将再迎发展机遇期,“组团式”对口支援将再谱新篇章。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