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民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月9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一所学校都有未来
□ 本报记者 褚清源

  这个季节,北京正值寒冬,满目萧条,而在南国却是温暖如春,一地生机。民办教育人眼中的未来正如季节的正反两面,有人触摸到的是悲情,有人则满怀希望。每每在岁末年初回顾或展望民办教育时,不同的人总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形势研判。

  当前,一个主流的认识是,政府的公共财政对公办学校的投入不断增加,民办学校教师回流公办,民办教育的空间被挤压,呈整体走弱态势。因此,不少办学者开始了又一次的奔走呼吁,往往习惯于拿民办学校的苦难来博得同情和支持,寄希望于政府能够给予政策上的解救。

  客观地说,一所民办学校的发展史往往就是一部辛酸的政策博弈史。从最初“两免一补”的实施到免费义务教育的高调启动,这些惠民政策让更多中小学生受益的同时,却成了民办学校欲说还休的痛。那些以发展为基本诉求的奔走,刻录着民办教育坚韧的也是脆弱的成长,这里不仅有他们理想的坚守,还有局外人无法感知的苦痛。但是,苦难不是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民办教育必须自我救赎成为强者。政府也许并不热衷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但一定乐于锦上添花。民办教育只有成为强者才能赢得政策上更大的支持。

  今天,人们往往热衷于讨论顶层设计,似乎政府关于民办教育的顶层制度设计好了,民办教育就能有更好的发展。殊不知,民办教育的发展缺的不是钱,不是政策支持,缺的是理想和改革激情。对于源于草根的民办教育来说,更需要基层探路来积蓄经验和动力。当教育走向民间,一个个微小的行动向着明亮那方,注定催生思想的独立与教育的多元;当基层探路成为新风,那些探路者的创新动力和改革智慧,注定共同指向同一个立场:学在民间。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立版本的历史,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未来,对于整个民办教育的发展也都有一个自我描摹的未来。民办教育不相信眼泪,民办教育的问题也并非积重难返,刚过而立之年的民办教育需要删除负面情绪,向内求变,向上发展,以自身的强大来拓展发展的空间。宽松环境从来不是等来的,而是自己营造的。

  企业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牧羊人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猎狗回答说:“我们俩都在跑,但却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它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拿这个例子来比喻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有些不恰当,但是侧面反映了两类学校真正的生存状态。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就像狗和兔子,公办学校为骨头而奔跑,民办学校为生命而奔跑。

  这个故事揭示了民办教育天然的发展动力,但值得警惕的是,倘若民办学校也跟着公办学校去为骨头奔跑,倘若你提供的教育等于公办教育,倘若你不由自主地成为公办教育的附庸,那么你注定会被淘汰。

  民办教育的发展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边是野蛮生长,一边是发展阵痛。正如一切都存在风险一样,一切又都是机会,关键在于是被动等待机会,还是主动拥抱机会。换一种视角,你会发现绝处一定能逢生,危险中一定有机遇,迷局中一定有出口。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对民办教育的发展,我们理应有更高的预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每一所学校都有未来
让民办学校都能自由办学
别让创新遭遇“黄灯”
一周智讯
虚无与存在
民办教育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