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现代课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课堂好故事
“残缺”的课堂
□ 王虎森

  质疑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品质。很多时候,课堂中并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对抗,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品质。即使这个过程会影响教学计划,教师也可以适当地灵活变通。毕竟,“残缺”也是一种“美丽”。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学习的过程没有“权威”,如果学生可以大胆质疑教师、质疑教材,这种精神一定要得到鼓励。

  学习《醉翁亭记》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句子:“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这个句子教师用书上是这么翻译的:“把泉水酿成酒,泉水清,酒儿香。”认为“泉香而酒洌”应是“泉洌而酒香”之误。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在教学中却遇到了“麻烦”,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用书上的说法对,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持另外的看法。

  这些持反对意见的学生的理由概括起来如下:根据文章,醉翁亭附近没有开酒厂,所以无法在这里酿酒,那个时候,似乎也不可能用酒精兑水得到酒,所以,“酿泉为酒”中的“酿”不是动词,“酿泉”不能拆开,是个名词,即文章开头“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中的“酿泉”。解决了这个问题,整句话就好翻译了:以酿泉水为酒,这样的“水酒”清洌而芳香。

  他们的看法自然也遭到了质疑,学生讨论起来,两派都有道理,也都有难以自圆其说之处,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学生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我,期待我来“裁决”。我当然不会简单地说谁对谁错,而是给他们补充了一些资料——让他们通过网络,自行查阅与《醉翁亭记》相关的一些资料,先看看“酿泉”还有没有别的称呼。果然,有的学生大声说:“‘酿泉’也叫‘让泉’!”还有学生找到了写着“让泉”文字的照片。

  “酿泉”如果也叫“让泉”,自然“反对派”的说法要打一些折扣了,但是学生依然不服气,我感觉有些“棘手”了。这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如果说泉即为酒,酒即为泉,那下面‘泉香而酒洌’又把泉和酒分开说,前后矛盾了。”这个理由比我想的更有说服力,但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又有一名学生说:“‘临溪而渔’中‘临’是动词,那么为了对仗,从行文习惯来分析,‘酿泉为酒’中‘酿’也应该是动词。”学生的证据越来越多,观点也趋近于统一了。

  最终,我并没有宣布“正确答案”,因为“反对派”的质疑是有道理的,这种质疑精神也是非常可贵的,何必把所谓的“正确答案”强加给他们呢?下课铃响了,学生仍然意犹未尽……

  如果从事先设计好的计划来看,这节课并没有完成,也偏离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一节“残缺”的课。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当然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连问题都发现不了,又何谈解决问题呢?所以虽然“残缺”,我却毫不遗憾。

  在这节课之前,我总认为《醉翁亭记》这样的千古名篇,不会再有什么新发现了。是学生的质疑给了我震动和启发:课堂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学计划是死的,学生却是活生生的,作为这两者之间的桥梁,教师也应该是活的,一定不能拘泥于课堂目标,追求表面的“完美”,要鼓励质疑、引导对抗,发现学生智慧中的闪光点。(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浏阳市官渡镇浏阳四中)

  专家点评

  这是一节典型的、以质疑贯穿始终的课。教师以《醉翁亭记》中“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一句的翻译为“引线”,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整节课充满了批判思维与质疑精神。

  好奇、好问是学生的天性,质疑、提问是学生与生俱来的潜能。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亚里士多德则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在这节课上,没有把所谓的正确答案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展开辩论,鼓励他们大胆质疑课本、教师与同伴。

  在课堂中,“问”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新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师问生答的局面,让学生有机会发表疑见、异见与创见。因此,这种看似“残缺”的课堂,实则向着培植学生的主动创新精神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质疑是发现问题,但这仅是成功的一半。毕竟质疑是手段,解疑才是目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经由思考、合作、探究,最终解决问题,这才是质疑的最终目的。因此,从问题悬而未决到迎刃而解,可能是本节课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有小组更自主
“残缺”的课堂
卡片赶走“奖励疲劳”
■我在干吗
好课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