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3月23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什么学生回答正确加一分,回答错误加两分?为什么圣陶的学生能轻松搞定考试?为什么学习能成为许多圣陶学生的一种信仰……这些疑问都指向了同一个词——自主学习。
由自主催生的学习奇观
□ 本报记者 褚清源

  在距离高考不足百日的每一个早晨,习惯于穿运动服的李光阳与其他高三学生一样,总是早早起床来到教室。9个月前,李光阳主动申请从汝阳县第二高中(以下简称“二高”)转入圣陶学校高中部,因为圣陶学校不具备高中办学资质,所以高中部由圣陶学校与县二高联合举办。

  李光阳给自己制订了日计划、周计划和月计划,这些计划可以称为“抢跑计划”。学习文科的他,想给自己确立冲刺一本的目标。对于目前成绩并不理想的他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初中阶段有严重网瘾的李光阳,来圣陶后再没有进过一次网吧,尽管高中部的门口就有一个网吧。

  这些并非是记者主要关注的,记者更关注的是只有一名教师的高中部,学生到底如何学习?

  来到圣陶后,李光阳在这里有大量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学习。对于有着一整套学习计划的李光阳来说,可自主支配的时间是他们最期待拥有的。

  “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学,这种感觉很好。”李光阳说。

  “遇到不会的问题怎么办?”

  “求助于同学,这里有不少成绩不错的学生。我们高三的同学还常常到高二班里讨论问题。”

  负责高中部工作的教师陈俊丽说,通常情况下,解决难题多是由学生完成,偶尔会邀请二中的教师来讲评一下试卷。

  不只是高中,这样的自主学习场景在圣陶学校小学部和初中部同样普遍存在。因为这里已经少有“被学习”的现象。于是今年新学期一开学,圣陶学校就从“高中一校一师”出发,重新完善了运行机制,开始实施“小学一班一师,初中一级一师,高中一校一师”。这一大胆的决策,圣陶学校校长王天民其实已经酝酿了许久,只是还有一些教师可能心存疑虑。

  没有教材,没有教师,没有预习,没有作业,这一持续的、大规模的自主学习奇观静悄悄地发生在一个山区小镇的学校里,吸引着来自大江南北有好奇心的教育者……

  圣陶学子的“护身符”

  圣陶,是一所难懂的学校,注定会引发各方争议。

  在许多人看来,这简直太离谱了,学生怎么可能无教材?学生怎么可能不需要教师?学生怎能由主体成为主导?教师的意义何在?

  是的,太多的教育逻辑在圣陶被颠覆了!

  只有进过圣陶学校的课堂才可能理解:大多情况下,学生真的不需要教。

  其实,还有比这更“离谱”的。今年春节期间,高中部的一些学生在酝酿一场“起义”,他们要表达对原本就不多的教师讲授的抗议。

  此后不久,这样的事情同样在初中部上演。

  3月2日晚,王天民的孙子,11岁的王喆回到家里哭着给爷爷说:“如果老师再每天到教室里转悠,我就不在这个班待了。”这不是闹情绪,而是不少学生的心声。

  王喆所在的班级是高中预备班,班里大部分学生都在自学高中课程。拿王喆来说,对中考考试早已胸有成竹,他想在自己喜欢的学科多投入一些时间。但是,因为临近中考,一些教师总有点放心不下,一有空就要到班上转一转,“哪位老师进班了,就自觉地要学他的学科”,这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于是,圣陶学校又公布了一条新的要求,在部分班级禁止教师主动进教室。教师什么时候来,要由学生说了算。圣陶这所体制外的学校已成为一所真正由学生主导学习的学校。

  有事直接找校长,这成为圣陶学生们的“护身符”。圣陶学生就是这样捍卫着自己的权利,保护着自己的学习领地。

  如果说课改正在让课堂从教师主导走向学生主体的话,圣陶的课堂则已真正从学生主体走向了学生主导。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突破,一种颠覆。

  圣陶是如何玩转学习的

  高二年级只有一个班,但这个班却在圣陶学校是个传奇。这个班很早就开始了无师课堂,原因是这个班有以郭向艳为核心的“学霸”团队,可以替代教师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个团队实在太牛了,以至于自习课时,高一和高三的学生都会集中到这个班,有什么疑难问题可随时问计于这个“学霸”团队。也因此,王天民在这个班的改革尺度最大,许多圣陶经验都是从这个班开始走向全校的。

  “在你们眼中,怎样才算好老师?”

  “让学生有好的状态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学生郭向艳说。

  “好老师应该行不言之教。”学生胡少舟说。

  圣陶学校的学生心里似乎没有太多的杂念,内心很平静,他们思考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学习。郭向艳说,圣陶是一所让人内心能保持纯净的学校。

  这就是圣陶学校学生的学习态度。正像圣陶学校的名字一样,这所学校在践行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所以,圣陶学校最大限度地保卫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权,早在几年前确立的无师课堂这一制度,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学生学习选择权的实现。

  圣陶学校的学生可以自主支配学习时间,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

  走进圣陶学校的教室,互帮互学,秩序井然,学生们没有固定的学习小组,根据需要随时结成学习小组,同一班级学习的内容许多时候也不尽相同,一切是学生自主选择的结果,没有人会为学生想学什么设置障碍。

  “如果你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不需要教师教,学生便可自主完成学习内容。”这是圣陶教师的共识。王天民解释说,“教育需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才能放手,让学生自主、自由学习,但教育不只是相信学生这么简单,还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条件来支持学习。”

  记者曾采访过多名学生,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竟然都选择了学习。如果不是亲自采访、亲身体验,你可能很难想象这里的学生学习成“瘾”。

  然而,如果你认为,圣陶学生只有学习这一件事,那可能又是一种误读。每学期王天民都会亲自带领学生外出游学,不定期举办娱乐活动、演讲比赛、辩论会等,且这些活动往往由学生自发组织。河南长垣步步高学校校长方玉英先后两次访问圣陶,她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在圣陶,教和育并存,师生互为阴阳,教和学相映成趣,不分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于是,无为无不为,无师胜有师。

  语文去哪儿了

  互联网上始终有一种抒情式追问:爸爸去哪儿了?时间去哪儿了?

  走进圣陶学校,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指向同一个疑问:语文课去哪儿了?

  从体制内学校退休的王天民,最终成了现行教育的“叛徒”!他创办的圣陶学校抛弃了教材,放弃了教师讲授的课堂,这还不算离经叛道,更离谱的是,圣陶学校高中部的课程表里竟然没有语文课。

  那语文究竟怎么学?原来,没有语文课只是没按语文课本上课。在王天民的认识里,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学生了解生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真正的语文是一种思想,而非一个学科。”王天民主张一种“大语文”教育观,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悟语文、用语文。

  “你们平时的语文是怎么学习的?”

  “就是读书,看报。有时候王天民校长会给我们讲点关于经典的专题。”学生说。

  “经典专题?能具体说说吗?”

  “比如前段时间,《孔子大智慧》这一专题,王天民校长给我们讲了一个半月,还有《人间词话》等专题。”学生说。

  给学生讲专题不是王天民想教就教,而是学生有需要的时候他才出现。所以,王天民更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契机,为学生打开语文的窗口。与此同时,一旦有学生在生活中或思想上出了问题,王天民就会结合相关的经典顺需而讲、乘势引导。

  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对经典的学习。王天民一向不主张学生记笔记。在他看来,记在脑子里的是财富,记在笔记上的是负担。但是,王天民在讲述一些经典专题时,学生们依然会默默地记下自己认为精彩的、有用的内容。高二年级的胡少舟两年下来就记了厚厚的一大本。

  “以用为学”是王天民语文教学的又一思想。他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在王天民看来,“说出来”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说出来”可以拉动思考,可以提高语言组织能力。说与写都是表达,想明白了,说明白了,写明白自然不是问题。

  所以,每次有来访者与学生座谈,他们都会抓住这样的机会锻炼自己的口才。座谈结束,学生们会点评座谈内容,以便进一步优化表达。

  写作是另一种应用。王天民很少去教写作技巧,“只有笨老师才去教语文、教作文”。他会一方面鼓励学生多读一些美文,另一方面强调做人。这也正符合叶圣陶先生“作文与做人统一”的教育思想。

  也许,有人会产生疑问:如何解决语文应试的问题呢?

  学生和王天民的回答竟然如出一辙:“我们订阅了《语文报》。”

  这份记者当年读高中时就订阅的学生报纸,成为圣陶学校学生对付考试的一个重要读物。

  这就是圣陶学校的语文生态,你说它没有语文吗?其实,语文真的无处不在。

  奇怪的表扬

  学生回答正确加一分,回答错误加两分。这可谓圣陶学校的“怪现象”。

  圣陶学校的奖励很奇怪。比如让学生可以多学他想学的某学科的某章内容,教师可以家访一次,王天民专门讲一节课等,这些都是圣陶学校曾经使用过的奖励措施。

  更“奇葩”的是圣陶学校的惩罚。王天民一直主张: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但圣陶的惩罚似乎可视为另一种奖励,他们惩罚的原则是必须合理,学生要乐于接受,并且要起到激励作用。同时,惩罚是有“红线”的,比如绝不准罚款,不准罚抄作业等。在圣陶学校,奖励和惩罚合在一起被称为“奖惩激励”,奖励和惩戒都要起到激励作用。

  先别忙着怀疑!且看圣陶的“教育经”。

  在王天民的教育词典里没有“差生”二字!对学生的赏识,王天民做到了极致,极致的背后不是偏执,而是智慧!

  作为教师,我们可能常常会津津乐道于培养了多少优秀学生,但是,永远不要忘了“差生”也是我们培养出来的,也是我们教育的结果。

  由此,你不难读懂王天民关于错误的“怪论”了。

  在王天民看来,成长在错误发生时,善待错误,利用错误,将错误作为教育资源来开发,才是一种教育智慧。

  于是,圣陶学校的学生不再害怕出错,学生答题只有差异,没有错误。赶走了对错误的害怕心理,圣陶学子从此爱上了学习,尤其是调动了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爱上错误,还因为王天民总是能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给出合理的、生活化的解读。采访中他谈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

  1+1=1,也是对的。这不是幽默,也不是调侃,更不是脑筋急转弯。

  他向学生解释,两根绳子结起来不就变成了一根绳了吗?学生们笑了,他也笑了!这是一种思维方式。

  3-1=4,就一定是错的吗?生活中也有这种事情发生。比如,一个三角形去掉一个角,还剩四个角。这些通常被视为学习中的“硬伤”,在王天民的解释下很快成为另一个严肃的命题!

  在这样的另类解释中,王天民让学生习得了另一种生活智慧。难怪在圣陶学校时间稍长一点的学生不经意间会说:“我们跟着王天民校长不是学知识,而是学智慧。”这话从圣陶学生的口中说出格外有分量。

  王天民曾向学生解读对红色“×”号的新解。一次,某班在考试中集体遭遇失败,学生情绪低落,王天民给这个班的学生临时上了一节思想交流课——同学们且看,这个“×”号是不是更像是一个十字路口,这个路口在我眼中就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转折点。所以,我们要庆幸这次考试给了我们走向成功的契机!

  王天民就是如此智慧,如此特立独行!

  在圣陶学校已经上了7年学的高二学生郭向艳说:“王天民校长脑子里总有许多智慧,我们永远学不完。”

  轻松搞定考试

  圣陶学校的改革是一种复合型改革。它囊括了当下学校改革中几乎所有的新概念、新经验。比如,课程整合、包班制、全科教师、混龄学习、无师课堂、零作业、跨学科学习、游学、互联网学习等,这些在圣陶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当然,还有他的“文科理教”“理科文教”等经验。但在许多人的视野里,一定更关注圣陶学校学生的成绩到底怎么样。

  其实在圣陶,分数没有意义,做作业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学习的欲望和能力。一旦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自学能力提高了,好的学习结果自然水到渠成。

  近年来,圣陶学校中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尽管用成绩说话并非王天民的主观愿望。“如果不是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圣陶学校将彻底脱离上级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王天民说。

  但改革多少要向现实妥协,圣陶学校也一样。本不想每学期都进行统一考试,但迫于家长的要求,圣陶学校还是要通过考试给家长一个交代。只有那些已经高度认同圣陶学校教育理念,且追随圣陶学校多年的家长才不会太在意孩子的分数。在这样的班级,包班教师可以不安排期末考试,只是在需要的时候,他们会自我检测。

  在考试方面,圣陶学校有一项“人人百分”战略,即通过一题多做、一卷多“考”达到人人百分。于是,在圣陶学校学生的眼里,考试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是让人滋生信心的事情!没有人惧怕考试,因为考试是他们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我们的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踏着100分的足迹前进。”王天民说。

  如何让学生踏着100分的足迹前进?圣陶学校的秘籍是“开卷练闭卷考”。这不完全是作业考试化,确切地说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是以考试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培养目标的。这一举措让同在一个班里的学生模糊了优秀与后进的界线,使后进生也有名列前茅的机会,让他们更容易找到自信。用王天民的话说,“通过人人百分战略把水搅浑,分不清好中差”。正因此,才出现了圣陶学校“无差生”的现象。

  玩转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秘密就在于王天民总是能将学习变得更简单。王天民有一个来源于控制论的“穷尽法”,深谙学科之道的他会亲自编制试题和答案交给学生,他精选的这些试题往往是优中选优,既可以做到知识点全覆盖,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练习,效率自然很高。“作为教师,让学生陷入题海战术,这是教师无能的表现。”王天民说。

  通过搞定学习这件事,圣陶学校学生的心智被打开,他们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友好,发现生活,发现世界,这是比收获分数本身更有价值的东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由自主催生的学习奇观
圣陶学校的16条“教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