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课改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4月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谁提问

  我问:我校微型校本选修课在课程设计时按照“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人文与科技、爱好与特长、道德与公益”5大类别设置。但是,开办3年来,“道德与公益”类却始终没能找到适合的资源。请问:现阶段下,怎样才能使社会、学校、家庭有机联系,把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变成学习的资源,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教师赵隽)

  我答:我认为,学校开设“道德与公益”课程是完全可行的,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道德与公益课程属于学生成长最需要的德育核心素养类课程,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实践性、体验性。这要求教育从供给端进行整合,突破单一“课堂”和“校墙”边界,实现课堂、学校、家庭、社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界”与“穿越”,为学生自我人格完善和社会道德培养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教育资源。

  其次,国家课程设置本身就包含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政治课程,涵盖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这些课程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源泉,也是道德与公益课程实施的有效载体。学校要抓牢学科课堂主阵地,抓住班会课及各种德育活动,适时渗透道德与公益等核心素养教育。

  最后,成立全校性“道德与公益课程研究指导中心”。根据学校、家庭、社区三方需求,选取共同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活动,建立道德与公益课程实施的“家校合作共同体”,架构学生、家长与社会人士之间的“立交桥”;整合学生特长、家长学校、讲座沙龙等活动与资源,让学生走进博物馆、展览馆、大自然等,学校牵头进行整体系列化设计、课程化开发、校本化实施,为学生德行成长提供更丰富的“营养套餐”。

  (北京师范大学乌海附属学校校长助理史静适)

  我问:在开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时,我们面临两个问题:第一,教师在合作编写教材时,如果教学任务重,如何抽出时间完成?第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学习国家统一课程都显得力不从心,再给他们开设校本课程,是否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影响国家统一课程的学习?

  (四川省阆中市阆中中学教师吴万里)

  我答:开发校本课程可以结合本地特色,一处名胜、几个典故、风土人情等都可以编成校本课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更重要的是,利用网络优势,选择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学习资源,编成主题课程或教材。这样既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又可以弥补一些缺憾。因为,这才是根据学生实际量身定做的教材。就英语学习而言,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不会造成互相抵触,反而会互相促进。学生底子差,就更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从教师层面来说,编写校本教材的过程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当然,教师教学任务都很重,但这不能作为不继续学习的借口。我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也挤时间编写了许多校本选修课程,如《英语百句时尚用语》、《英语美文100篇赏读》等,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效果突出。在教材编写完成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些校本选修课程成为学生的热选课程,激发了学生兴趣,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展了学生思维,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的发展需要内驱力,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学生。

  (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刘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家长会这样开才有意思
向谁提问
学生主体
改变模式
内容创新
公民教育重在体验
征 稿
打造幸福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