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6月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抚松的校长为啥这么牛
□ 李星涛

  最近重读《为什么是抚松》这本书,我又陷入了沉思。吉林省抚松县中小学46位校长,平均年龄刚45岁出头,其中不少是民师转正,中专以下学历高达60%,中专学历占21%,大专以上学历仅占19%。就是这样一个落后山区贫困县,短短几年时间,竟能年年培养出进入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其经验多次登上国家媒体头版头条,数次得到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评价,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那么,抚松的校长究竟都干了些什么事情呢?

  第一,抚松的校长个个都能深入课堂,进行拉练式听课评课。自2004年开始,抚松县教育局连续举行4届校长听评课比赛,并于2009年将校长听评课这一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全县校长平均每年听评课100多节,每月要写不少于3000字的读书笔记。每学期县教育局都要召集全县小学、初中校长进行为期4天的拉练式听课评课活动,每天随机选取两所学校,到校后听评一节学校推荐课和一节随机抽取课。4天,校长们要到8所学校听16节课,这对校长们的体力和脑力都是极大的挑战。可抚松的校长们都做到了。

  第二,抚松的校长都勤于思考。好校长既要有教育的激情,又要有教育的理性;既要有脚踏实地的作风,又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既要有微观的计划,更要有宏观的规划。抚松的校长不仅去“做”,而且在“想”,县教育局要求校长们每天思考一个教育问题,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在配发的“校长教育思考日记”本上,纳入督导评估。

  要求校长们这样记教育思考日记,并不是搞形式。除县教育局有严格的检查制度外,教育局长陆世德更是亲自抽查。正是这样的“逼”,让抚松的校长们开始认真地观察和思考学校教育问题。教育反思日记让校长们由被动地跟着问题走到开始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对学校的思考也从经验性思维转向整体、系统、科学的现代管理思维。“盯住一个问题,坚持思考记录,就会有重要的发现”。正是这样坚持不懈的思考记录,让一个只管理31名学生的学校校长彭长泓,做出了“小学校的大文章”。还有一位校长经过思考之后,提出教学改革的“五字诀”,即每个教师都要“动”、每个学生都要“活”、每节课堂都要“乐”、每对师生都要“好”、每个角落都要“美”。我们可以把“动、活、乐、好、美”看作是该校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决定了学校的底层“建筑”,缺少顶层设计的学校发展就没有主心骨,就像楼房没有承重梁一样。

  第三,抚松的校长善于借别人的种子开自己的花。2008年,抚松县教育局组织30名校长赴北京,参加“走进名校,走进名校长”高级研修班;2009年,初中校长全员到浙江进行培训,小学校长全员深入山东培训;2010年,40名校长又到山东进行挂职锻炼……这样的派出学习,数不胜数,哪里有好的经验,抚松的校长就往哪里跑。由于经费不足,连基本的吃住行都能省则省,外出学习培训常住学生宿舍,白天学习晚上坐车更是常有的事。一批又一批校长走出了大山,辗转于大江南北的名校。学习取经开拓了校长的眼界,打开了校长的思路,引发了校长对抚松教育的思考,也创造出抚松一所所特色鲜明的学校。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校长必须具有学习力、思考力、执行力、领导力。学习力、思考力是专家型校长必备的素质,领导力和执行力的提高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很显然,抚松的校长所干的这3件大事,无不是以这4项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听评课活动让校长的目光和工作重心聚焦在课堂,逐渐成为研究课堂的行家里手。他们对课堂问题的敏锐观察和深度剖析,提高了学习力,使自己回归到教育原生态。反思笔记又在学习力的基础上锻炼了校长的思考力。有了学习力和思考力的根基,校长们的领导力、执行力自然就会与日俱增,越来越强。

  为什么是抚松?抚松的校长所干的这3件事情就是答案。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五河县新集中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重庆:试水“家长督学”
湖北宜昌:竞技趣味运动 减压冲刺高考
“城市智慧学习环境”
建设渐成社会共识
抚松的校长为啥这么牛
教师之变:从“二传手”到“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