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课改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6月1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新全人课程:为每个人打造完整的人格
□ 本报记者 康 丽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是方形吗?圆是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方形?”

  在西安高新国际学校的数学课上,围绕“图形的分类”,孩子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郭晶莹提示孩子,如果按边分类,按角分类,按平行线分类,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分类结果,引导孩子们了解和熟悉各种图形的特征。

  理解图形,只说显然不行,当郭晶莹拿出用3D技术打印出来的各种图形时,孩子们的兴致一下高涨起来。

  “绝招”还不仅于此,当讲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概念时,有的孩子提出:“三角形是最牢固的形状吗?”郭晶莹拿出了“牙签桥”,让孩子们自己体验轴对称图形超强的稳定性。

  “我们把箱子放在‘牙签桥’上试试?看会不会压塌?”伴随着孩子们的惊呼声,越来越重的物品放到“牙签桥”上,桥依然稳稳的,有的孩子甚至跃跃欲试,提出自己也要做一个牙签桥。

  有思考,有质疑,有争论;有琅琅的读书声,有纷纷的议论声,还有有序的动手操作、精彩展示,充满探究的交流,这样的课堂在西安高新国际学校并非孤例。从博融阅读课程、智维数学课堂,到精彩纷呈的“全人德育”社团,身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高新国际学校不仅让校名体现着“高”和“新”,更在每一个课程设计、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上镌刻下“高”和“新”。

  “知识不是教育的唯一选择,我们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全人格、高德学和新智慧的培养,我们培养的是‘高新少年’。”西安高新国际学校校长王志宏说。

  “教育要的就是成绩吗?”——要做就做“高新全人教育”

  “高”和“新”的彰显,并非一日之功。

  8年前,王志宏来到学校,面对的是始料未及的人心涣散与办学困境。于是,他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个细节足可说明当时的教学管理现状。教师们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甚至“独创”出“作文批改法”:每篇作文后面都有一张白条,列上几个作文等级,教师只需在相应等级后面画钩即可。

  “这还是干教育吗?连作文批语都省掉了,还有什么是不能省的?”王志宏当时就“炸”了。

  对外争取高新区管委会的支持,对内狠抓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让许多教师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斯斯文文、看上去像个白面书生的校长,竟然有这样的决断力和行动力。

  那段创业时走过的艰难日子,副校长刘鹤蕊至今提起都感动不已,也回味不已。

  从2007年12月开始,当学校的一切逐步走上正轨,学生成绩开始有了大幅提高,不甘停滞的王志宏又在思考新的问题。

  “教育要的就是成绩吗?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我不相信‘汗水+泪水’出成绩,‘规律+方法’找对了,才是真正为孩子着想,才是真正的教育。”

  王志宏想起了4个字——“全人教育”,教育应该面向每个个体,让每个个体的人格得到全面发展。作为高新区所属、被寄予厚望的一所学校,应该有对学校教育进行“高新”探索的使命,对“全人教育”在当代的实践进行“高新”探索,学校要做的就是“高新全人教育”。

  课堂是所有师生每天必须面对和体验的,改革就要从课堂入手,构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模式,体现“高新全人教育”理念下以学生多元化发展为目标的高效课堂。

  2008年,边研究边实践,“双导双向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就此形成。

  所谓“双导”,即“导学”“导练”,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解决问题,疏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所谓“双向”,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互相传递信息,在交流中教师随机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交流中变化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不仅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从根本上激活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意识,使课堂有了生成,有了生机,更有了生命。

  五个环节是“出示目标——知识铺垫——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小结检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带有的普遍性规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把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呈现出‘教得精彩’和‘学得灵活’的景象。”王志宏希望,这样的课堂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改,到底改什么”——若干年后,看到改革的力量

  解决了“怎么教”的问题,王志宏又在思考“教什么”的问题。

  有了好的课堂,还要有好的课程设计。在王志宏的设计中,“高新全人课程”可以通过对国家课程的创生来实现,也需要通过开发专门的校本课程来实现。而不论是国家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应该面向学生,更加突显“全人化”特点。

  在国家课程上,王志宏首先拿语文“开刀”,在“高新全人教育”理念的践行中变革课堂结构和课程结构,开启“博融阅读”语文教学变革,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最初的动机很简单,就是充分给学生搭建阅读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多读书、读好书,厚积薄发。”王志宏说。

  阅读需要时间,活动需要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养料?

  答案是——只能走整合这条路。

  “语文课,是按照主题整合还是题材整合,最初很是费了一番脑子。”教科研中心语文学科主任杨华说。

  凡是拿不准的问题,不是校长一锤定音,而是学习——研讨——头脑风暴,这也是西安高新国际学校的特色。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随后进行研讨梳理和小结,取其精华,去除糟粕。

  历时几个月的碰撞,语文教学变革“博融阅读”计划正式启动:设立“1+N”融合重构模式,即以单元整合重构后的主题为轴心进行延展,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拓展,“1”指教材单元主题,“N”指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同时将“双导双向五环节”教学模式拉通整个大单元,即出示目标和知识铺垫环节为单元导读课;学习新知环节为单元精读课、群文阅读课等;复习巩固环节为知识梳理、阅读分享等;达标检测环节为专项训练课或背诵积累课等。而学习新知部分是整个大单元学习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博融”融合的精髓之本。在这个环节要处理好精读文本与“博融”融合文本的关系,做到得法于精读,用法于“博融”。

  教科研中心成立了以洪霞、赫瑞、杨华、张思铎领衔的4人小组,怎样整合,以什么为线索,从哪些方面选材,都成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用同事的话说,那段时间杨华是彻底“疯魔”了。

  “她一到办公室就与大家分享学习内容,经常‘阴阳怪气’地读着各种儿歌、韵律诗,有时还唱起来,双手打着拍子。”校长助理洪霞笑言。

  评价也随之改变,在“博融阅读”理念指导下,为体现全人教育特色,各年级根据单元主题不同,制定了更全面的评价体系,比如加入家长评价元素,请家长对孩子的背诵进行评价,同时短信告知家长,鼓励孩子向更高目标迈进,同时加重“学生评价”权重。

  “博融阅读”开展后的效果,最有发言权的是孩子。“这是我最喜欢上的语文课了。”孩子们说。被“拽”到阅读圈的家长们也纷纷表示:“孩子爱上了阅读,读书的兴趣比以前浓厚多了。”

  学生中心副主任杨红娟甚至情不自禁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来形容阅读的效果。“从规定动作变成自觉行为,孩子们别提多积极了。”她更笑言,自己这样一个“老教师”,也在读诗的过程中变年轻了。

  变化,让教师们更相信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智慧的。“在若干年后,阅读的力量、改革的力量将迸发出夺目的光芒。”王志宏说。

  “学生怎么还会厌学呢?”——为每个人创造自由的天空

  语文改变了,数学也开始跟进。

  打造用智慧启发学生思维的智维数学课堂,让数学课立体化、模型化、生活化,“智维数学课堂”改革就此启动。“三化”其中之一的模型化,就是通过教师、学生制作教具、学具,让学生通过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建立深刻表象的过程。

  数学课堂引入3D打印技术,更加立体了。为了制作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具,数学教师抢了科学教师的“生意”,打印出真正适合学科、学生需要的学具。

  数学课堂与生活发生了连接,更加好玩了。今年3月中旬是数学组“奇思妙想牙签桥”活动周,教师在课上展示“牙签桥”,然后学生展开“制作牙签桥”大赛,年级组跟进开展“牙签桥”承重比赛活动,最后评出班级前5名和年级前20名,给予表扬并颁发荣誉证书。

  “这项活动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体验了力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唤起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说起“牙签桥”,校长助理韦永康异常兴奋。

  这也是学校课程的设计目的——点燃学习的兴趣,感受教育的神奇,为每一个人创造自由发展的天空。

  这种自由发展,尤其体现在学校的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中。现在,学校共有音乐、美术、体育、科技、手工制作等5大类选修课程67门、校级社团31个,基本做到了面向全体全覆盖。

  很难想象,这样一所小学竟然有交响管乐团、民族乐团、京剧团、舞蹈团、合唱团、话剧团、曲艺团、行进打击乐团等众多艺术社团,且建制齐全,多个社团在陕西省教育厅主办的“春芽杯”比赛中连年荣获一等奖,同时在陕西省各类少儿专业比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这些社团还应邀远赴俄罗斯、新加坡、美国、日本、英国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交流演出,并获得高度评价。2012年6月,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还专门采访了该校京剧团的小“票友”,让孩子们的精彩展示在电视里亮了相。

  “孩子们来到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话,也是王志宏特别欣赏的一段话,如果孩子们都不愿意来到学校,学再多的东西又有什么用呢?

  而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孩子们的表达显然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喜欢学习,喜欢学校。更重要的是,独立、自主、敢于表达,这些新时代的公民特质已悄然体现在他们身上。有的孩子甚至“毫不客气”地当面向校长提出校园改进意见。

  “这才是我们的‘高新少年’,为每个孩子的完整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让他们成为全人格、高德学和新智慧的少年,这样的教育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使命。”王志宏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一线动态
高新全人课程:为每个人打造完整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