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5日 星期三
成功要与“我”相关
□ 司艳平

    讲到为师者的成功,有许多通识的评价标准:学生成绩优异,桃李芬芳满园;各方人士认可,荣誉纷至沓来;职称评定顺畅,同事羡慕自己心安。这不是成功,又是什么呢?

    在世俗的眼光里,这的确是一种很客观、很外在、很晃眼的成功,这种成功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真真切切。

    可再一细琢磨,又有点不对劲儿,上述的那些成功标准似乎与为师的“我”无关啊,“我”的内心呢?“我”的追求呢?“我”的梦想呢?呜呼哀哉,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些所谓的外在光环一圈一圈地将“我”绕晕,绕得“我”不想或者不敢再去审度内心、审视自我渐渐地,“我”把自己弄丢了、忘记了,“我”也需要自我存在、自我成长、自我丰富啊!

    王君老师说,生命是一个完成自我的过程。王君从重庆綦江农村的一所普通中学进入綦江县城、重庆市、人大附中、清华附中,通过自身的努力,一路颠簸,一路修行,终于蜕变为全国青春语文教学的“舵主”。熟悉王君的人都知晓,王君已经将教研和教学融入了自己的生命。

    乔布斯说,活着就要影响世界。换个说法,教书就要影响学生,这个影响不仅仅是让学生考个好成绩。拿语文来讲,如果我们只把眼睛瞄在那些应试模式、解题术语上,学生不会考出太难看的成绩,我们也能获得教学成绩上的所谓成功。可如果我们3年这么教,5年、10年、20年还是这么教,那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学生获得了分数,我们又收获了什么?

    我们悟到语文教学精髓了吗?我们悟到教学素养的提升了吗?我们找到自己的成长路径了吗?这样一路问下来,头涔涔,汗津津,我们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收获啊!据此,我们能说自己获得了某种成功吗?

    既然如此,我们如何能够突破藩篱?方式肯定是有的,路径肯定是有的,心法肯定也是有的,看你想不想去寻找,愿不愿去实践,敢不敢去创新。还是拿语文来说,如果我们善于规划自己的语文人生,选准某个点,一头掘下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肯定能掘出清冽甘甜的泉水,即使是普通的草根,也能获得语文心灵的舒展。

    四川教师谢华数年来一直坚持阅读实践,将“阅读·悦读·越读”作为她色彩语文教学的支点,为孩子也为自己营造了一方灼灼其华的语文桃源;山东教师郝晓琳跨界教学,将语文与心理相互融合,为那些青春的孩子们奉献一场又一场的成长讲座,广受学生欢迎;我自己呢,近10年来创新自己的课堂,将语文编织得五彩斑斓,将课堂经营得风生水起,自我感觉快乐,自我感觉成功。

    这些事情看上去与外在利益无关,与客观成功无关,可实实在在能让你自我充实,让你自我成长,让你不再急功近利,让你获得心灵的沉静与祥和。孩子们呢,从中得到的益处,获得的发展,哪里是应试的分数可以衡量与测评的啊!这样的成功,才最能贴近生命的本真,才最能触摸精神的脉搏,才最能让我们获得灵魂的圆融与丰富。

    为师自我的成长是否笃定,为师自我的情怀是否高远,为师自我的追求是否恒久。窃以为,这才是衡量一个教师的生命质地是否得到提升的标准。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永康市外国语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