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5日 星期三
高效课堂的四大聚焦点(一)
李 平 北京市房山区第二中学校长助理 杜金山 本报特聘专家、山东省兖州一中原校长

    杜金山:李老师,还记得前面文章中谈过高效课堂的“活”与“实”吧?去过杜郎口中学的教师,一定都见识过课堂上生命的狂欢,但许多人也疑虑,狂欢很好玩,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活”起来的课堂是如何保证“实”效的?

    李平:那篇文章您谈了如何区分“活”与“乱”。活的群体,能够焕发出巨大的发展能力;乱的群体,只是秀场而已。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组成群体的个体间有没有共同的价值追求(目标),相互之间是否是一个有着紧密联系的共同体。

    杜金山:对。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用几篇文章谈谈高效课堂如何活而不乱,而且在活力四射的同时,收获高质量的学习效果。其实,秘诀很简单,就存在于高效课堂的四大聚焦、四大逻辑和三层级管理体系中。

    李平:四大聚焦应该是目标聚焦、学情聚焦、逻辑聚焦和问题聚焦吧?

    杜金山:对。先谈目标聚焦。高效课堂看似对教师表达能力的要求降低了,其实对教师的学科专业功底要求更高了。更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必须找到关键的知识,二是教师必须找到知识的关键。

    李平:所谓关键的知识,其实就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关键节点,包含教材表达知识的关键节点和学生在自己的心智体系中重新建立知识体系的关键节点。概念、规律毫无疑问属于这样的节点,但在概念、规律形成和建立过程中,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至关重要,好教师就像优秀建筑师一样,总能找到那些属于“梁”“柱”“衔接”点一样的关键信息。俗话说“能深入者方能浅出”“能谋全局者方能得一隅”,如果教师不能做到对本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站在体系高度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审视,很难完成这个任务。

    杜金山:河南汝阳圣陶学校校长王天民能用25节课让他的学生学完小学数学,国外的许多学校能用24周左右的时间让来自不用语系国家的留学生过好英语关,背后都是因为他们在学习内容上能够做到删繁就简,找到知识体系的关键。高效课堂高效学习的高级阶段,必然走向对学习内容的重组和删繁,这在许多学校都得到了验证。

    李平:如果说找到关键的知识,考验的是教师的专业功底,那么找到知识的关键,则考验的是教师的学习能力。

    杜金山:只有善学者才可能善教!当学生时就糊里糊涂的人,想成为善教者,难度非常大。抓住知识的关键,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找到关键的知识,表现在教师学习目标的选择和确定上,找到知识的关键则表现在教师将知识转化为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上。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从前的三维目标还是今天提出的核心素养,都是教育发展的总方向和总目标,看似存在于每节课中,但又不一定在每节课中表达出来,正像人吃饭,每一口饭都与人的健康有关系,但谁也无法说清楚,也没有必要说清楚,这一口饭到底是保护还是伤害了身体健康。所以,高效课堂阐述学习目标,为了达到强烈聚焦的效果,一般只表述知识目标,而且知识目标一般也不会超过3个。为了确保焦点足够小,目标表述尽可能做到6个字:全面、简洁、准确。

    李平:减少师生的记忆负担,让师生在狂欢中不忘初心,课堂是激烈的讨论而不是松散的漫谈。

    杜金山:对。第二个聚焦点是学情。上文谈了课堂三查,这只是课堂学情聚焦的3个大节点,在高效课堂的进程中,一直伴随着对学情的聚焦。

    独学阶段,学生始终对自己的学习保持着“觉”的状态,要做到不仅在学习,而且始终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情况保持观察力。

    在小展示的第一个层次任务区间,对子间始终保持对对方学习情况的观察,及时调整内容和重难点;组长在第二和第三任务区间,始终保持对本小组成员学习的情绪状态和认知效果的观察,且依据学情,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调控小展示进程,直至决定何时结束本小组的小展示。

    在大展示阶段,作为最优秀的学习者,教师会在适当的时候介入。这个适当时机的选择依据,依然是学情。

    在课后阶段,教师进入自我发展任务区,学生进入自我反思发展区,所依据的依然是学情。所以,除了三查,课堂时时处处都在聚焦学情这只“上帝之手”。

    李平:目标聚焦,让课堂在“狂欢”中保持理性,不忘初心。全程学情聚焦,让课堂由原来的显性组织和教师的有为控制,转变为师生的无为而治,在表面上看似无序的进程中,却时时刻刻处在内在的有序中。许多人看不懂这一点,才会担忧啊。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