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
局长不越位 更要善作为
——对话河北省邢台经济开发区教文体局局长荣志民
□ 本报记者 韩世文

    荣志民  河北省邢台经济开发区教文体局局长

    精彩观点

    •教育重在育。身教是育,环境也是育。所以管理者就是要为教育创建好环境。

    •真正的财富不在口袋,而在脑袋,致富先要富脑袋。

    •如何评价学校,体现的是一个局长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思想。

    •教育决策,不但要听专家的意见,更要多倾听基层群众的意见。

    •教育改革与发展,根本在做对,方向对了一切就都对了。

 

    荣志民是一位从乡镇党委书记岗位调任教文体局局长的管理者。如今履新不过两年。他坦言,在教育管理岗位上既经历着“迷茫”,又保持着清醒。他一方面常常走进学校调研教育,一方面又喜欢站在局外思考教育。他说,对于工作,每个人有不同的角色,但都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所以,当好教育局长,就要定好位、不越位,更要善作为。

    不越位的荣志民,两年来对区域教育的发展情况已经了如指掌,但他并不干涉太多教育业务工作,而是更多地为学校发展创设好环境,为区域教育提供服务。因为他清楚,教育局长要站在更高位置去思考教育的未来。善作为的他,在基层行走中倾听“民声”,在教育决策中开放思维,在推动发展中善于招商引“智”。他明白:教育要为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更为经济发展提供后劲。

    比专业更重要的是责任和激情

    中国教师报:荣局长,从乡镇工作走向教育局管理岗位,是您的主动选择吗?

    荣志民:作为基层管理者,岗位调整首先是服从组织任命,我本人也有很深的教育情结。印象中一直觉得教育工作相对单纯,到了教育管理岗位之后,才发现教育领域其实也挺“热闹”——不同阶层和群体的诉求不同,不同研究方向的专家观点也不同。这时候,需要教育管理者不断学习和提升,在“热闹”的现象之外,保持清醒。

    中国教师报:选对方向往往比做对事情更重要。到了教育管理岗位,我发现您经常到学校去,主要做什么呢?

    荣志民:刚到教育岗位上后,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去学校。全区的学校,我几乎都跑遍了,有的学校还去过不止一次。要想了解最真实的教育现状,做好真正的教育管理,就要“问计于民”。在学校里,听校长讲、与教师交流、进课堂听课;也会查食堂、访宿舍,看望学生。学会与他们做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对于教育管理和决策,有重要意义。

    中国教师报:是啊,只有真正深入到师生中去,才能了解最真实的教育现状,才能做出更专业的判断,更准确的决策。

    荣志民:没错。在我看来,教育人,最重要的是责任和激情,然后才是专业。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不断学习,也可以通过搭配专业的管理者实现对区域教育的专业引领,但对未来的责任担当,对教育事业的激情,对师生的热情、信任,才是教育管理者更应该具备的。

    我觉得,很多时候,教育门外人对教育的感受更真实、更率真,更值得思考。所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局长要有开放的思维和心态,教育决策不但要听专家的意见,更要多倾听基层群众的意见。教育改革与发展,根本在做对,方向对了一切就都对了。

    定好位、不越位,更要善作为

    中国教师报:在教育管理岗位,谁也无法绕过一个关键词,那就是质量。您是如何定义教育质量的?

    荣志民:关于教育质量认识的问题,我曾经有过“迷茫”。如何界定教育质量,体现的是一个教育局长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思想。过去,我们的眼睛紧紧盯在教学成绩上,但是现在按照我的理解,教育质量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为基本要求的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其具有当下性和未来性的特征,更多地表现在竞争力上。因此,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发展且具有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的人才。

    中国教师报:谈到教育质量,似乎总和分数、成绩分不开,您如何看待他们的关系?

    荣志民:素质教育和教学成绩并不矛盾,它们是一体的,考试成绩不是唯一指标,但是其中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学业成绩不好,那也是有问题的。

    中国教师报:所以,教育局长不好当。在这两年的实践中,您有怎样的新感悟?

    荣志民:教育是国计民生的保障,要为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更为经济发展提供后劲。所以教育不单纯是教育本身,教育局长也不单纯是一个教育局长,需要成为“杂家”,要站在更高位置去思考教育的未来。

    我想,真正的财富不在口袋,而在脑袋,致富先要富脑袋。教育局长也是如此。所以,我一直在学习,学习教育,学习管理;向经典学习,向企业学习,向社会学习,向教育人学习。

    一个好的教育局长未必能当好一个校长,一个好校长也未必能当好教育局长。他们各自的岗位要求,决定了不同的管理角色。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懂得角色,定好位、不越位,更要善作为。

    改革就是为解决动力问题

    中国教师报:从局长的角色定位说开去,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归到区域教育发展的实际工作中来。作为新建的经济开发区,如何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荣志民: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但是一个区域没有教育的支撑就不可能有发展后劲。这一点邢台经济开发区党工委非常清楚,所以开发区始终以教育质量提升为中心,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价值追求,把教育作为第一民生,优先发展教育。

    所以,开发区将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十二五”期间,全区教育财政拨款8.1亿元,其中在校园危房改造、学校建设、学校装备等方面投入资金达到3.5亿元。财政投入年均递增34.4%,生均教育经费、教师工资均有大幅增长,保证了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

    同时,我们也不断拓宽教育投入渠道,先后争取香港言爱基金、改善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等;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教育,有效缓解了教育快速发展的资金难题,为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中国教师报:教育就是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的。那么,“十三五”期间,邢台经济开发区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改革?

    荣志民:教育可持续发展和成长动力等一系列问题,都要通过教育改革来实现。“十三五”期间,我们紧紧扣住开发区教育现状和问题,找准开发区教育差距与发展瓶颈,通过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破解难题,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中国教师报: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也在于教师。邢台经济开发区是如何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

    荣志民:首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其次是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同时紧密结合开发区实际,努力探索教师队伍建设新模式,严把师资入口关,通过招聘等工作,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加大培训力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几年来共组织各类培训82次,涵盖教师、班主任、校长及学校管理人员1200余人;以2014年启动的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三名”工程为抓手,不断提升教师素质。

    中国教师报:说到聘请名校长办名校,就不能不谈到邢台思源实验学校,当初基于哪些考虑?

    荣志民:教育重在育。身教是育,环境也是育。管理者就是要为教育创建好环境。所以,2014年开发区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借助招商合作机会,按照打造全国一流学校的标准,投入2.5亿元启动建设思源实验学校,并面向全国遴选招聘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和教师队伍。

    正是在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的带领下,思源实验学校很快发展成为邢台市内一流的九年一贯制“龙头”学校,为引领全区教育教学改革、盘活教育资源、带动教育质量提升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如今,邢台经济开发区正在全力推进“产城教”融合发展战略,招商引“智”,就是为城市和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而在邢台,像思源实验学校这样的“名校”越来越多,这些高起点的学校建设及相应优秀人才的引进,为开发区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保障。

    借势京津冀一体化开放办学

    中国教师报:这些无疑也成为开发区开放办学的重要举措。那么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一系列政策的落地,邢台经济开发区在教育领域还会有哪些动作?

    荣志民:京津冀一体化为开发区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多有利机遇,借助这一契机,我们研究制定了开发区教育与京津冀对接活动计划,积极推进与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对接工作,力争尽快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到今年,全区所有中小学都将与京津知名学校实现对接。11月,我们还将联合北京、天津知名学校和有关教育专家举办京津冀教育对接研讨大会,开放办学、教育一体化的步子越迈越大。

    中国教师报:在培优的同时,依然不能放松“脱薄减弱”的工作。毕竟教育均衡发展也是时代命题,邢台经济开发区在加强薄弱学校改造、缩小校际差距方面,有何设想?

    荣志民:教育均衡发展是个综合课题,多年来,我们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不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少年儿童“上好学”。未来5年,我们的工作重点是两个方面:

    一是实施优质学校典型示范带动工程,加快薄弱学校“脱薄减弱”。坚持高站位、高起点、全方位的原则,把校园规划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成绩突出的学校,作为全区学校建设引领、示范、带动校,帮扶、指导、引领薄弱学校完善、改进、升级,通过互相观摩、互派人员、跟踪学习、相互交流等方式,共同提高。  

    二是大力推行联合校、兼并校、建分校、新建校四种模式,实施名校扩充、名校集团化等措施,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缩小校际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打破现有学区、镇办、村(居)界限,实施寄宿与走读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确保“高中向园区集中,初中向城区和大镇集中,小学高年级向人口集聚区集中,教学点、幼儿园实现全覆盖”,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不同需求。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