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24日 星期三
培训引领教师“读思做写”
□陈亚斌 周建国

    培训是提高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然而当下不少教师缺少培训激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培训依旧“高大上”和“碎片化”,另一方面则是教师依旧被应试裹挟,缺失读书能力,惧怕写作。所以,“读思做写”应该成为师训的抓手。

    读,即引领教师高质量阅读。科技时代亟须教师走向学科跨界,教师不读书怎么担当全科教师?教育管理部门先要帮助校长转变观念,校长要端正教育思想,规范办学行为,为教师松绑,帮助他们“补课”。

    然而,人生有涯,书海无涯。引领教师有选择、有智慧、有“功利性”读书,是管理者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要求教师读透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和相关参考书等“有用的书”,为拓展文本、驾驭课堂奠基;其次,提倡教师跨界阅读,从读“有用的书”走向经典和人文社科等“无用的书”,开阔视野,促进思想嬗变;再次,帮助教师建立结伴共读组织,从“一灯独燃”走向“众灯互映”,从书本走向生活、社会、网络、对话……拓展专业成长之路。

    思,即引领教师反思。多数教师缺乏反思力,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也提醒我们,“经验+反思=教师成长”。

    当然,教师不能为反思而反思,应从教育教学细节入手,养成课前、课中和课后反思的好习惯,大胆质疑,不断提高发现问题的洞察力,借助录音、录像和新媒体等现代技术,记录思考火花;巧借学生和同事慧眼,拓宽反思平台,丰富思想,内化实践。

    做,即引领教师变革实践。不少教师依旧喜欢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依旧在搞题海战术,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通过自我革命实现新发展。

    为此,管理者首先要引导教师修炼育人本领,用耐心、爱心、善心陪伴学生,用人格魄力感化学生,挖掘潜能,点燃心灯,当好人生导师。其次,“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管理者要给教师搭建走向生活和社会的平台,汲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相关元素,丰富课程,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当好学生问题探究的合作者和帮助者,挑起读者、思者和行者的重担。再次,引导教师改变教育格局,改变自己的小环境,影响并推动周边同行,无数小环境叠加形成合力,就有希望改变教育大环境。

    写,即引领教师写作。周国平曾经说过,“我之所以需要写作,是因为唯有保持着写作状态,我才真正在生活”。其实,教师每天写教案,就是最基本的写作。写作是挖掘和激发教师使用教材教的智慧,倾诉拓宽文本的心声,既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又为自身成长积聚能量。

    课堂教学原本就是一种创造性探究活动,教师从中必然会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激发思考灵感,把散落在地的“小珍珠”串成熠熠生辉的“项链”,而写作就是固化且放大思想火花的利器。

    一名优秀教师应学会表达,写作是表达的最佳方式。教师写作并不是纯粹的创作,而是积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过程,也是提炼、总结教育思想和智慧的过程。写作是教师读思做的升华与拓展,也是读思做成果外显的重要载体。

    教师写作不必追求理论的完美,也不必纠结于是否发表或炫耀自己。最朴素的写作最能激发本真的思想,教师应该从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和读书感悟等方面写起,在写作中砥砺前行;通过读思做写,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教育服务管理中心)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