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24日 星期三
陶渊明、孟浩然、范成大……古往今来,涌现出无数寄情乡村田园的著名诗人。如今,乡村学校应该如何开展诗词教育,如何让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韩宗英在学校成立“竹芽”诗社,经过5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一条扎根乡村、亲近自然的“诗教之路”。
自然是一首纯净之诗
韩宗英

    我所任教的是一所农村中学,学校从诗词教育入手,努力培养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生。虽然有各种条件限制,但是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校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能够观察自然、亲近自然。因此,将自然与诗词连接,可以更好地体悟诗词的自然之美。

    从自然中寻找真与美

    自然会引导学生找到诗中之“真”。找到“诗真”,学生会带着真诚描写乡村景物、梦想愿望、家庭生活等,既不自怨自艾,也不故弄玄虚,而是创造出自然、深情、真切的意境。比如,八年级学生张子芯描写土房时写道:“孤寡老人卧土房,无端问起更心凉。生儿冷眼几探看,不肯暖心聊在堂。”这就是他通过眼前所见发出的内心真实感受。

    自然是美的,清代学者李重华在《贞一斋诗说》中说道:“诗有三要,曰发窍于音、征色于象、运神于意。”仔细想想,所有的音、象、意不都是存在于大自然当中吗?亲近自然,就可以发现自然之美,从而体悟诗词之美。七年级学生韩冬婷写道:“夜来侧耳听,窗外笃笃声。敲门谁有事,春雨自多情。”这里以诗句表现出的音乐美、形象美、意境美,正是来源于自然的审美情趣。

    不仅与外在的自然世界密不可分,诗词也与个人的内在世界有直接关系。用诗词对“自我”进行思索和探讨的过程,就是寻找对迷茫和困惑的解答。七年级学生陈彦领通过诗词描写自己的游戏场景:“我家边上有条河,青蛙小鱼多又多。夏日河边吹柳笛,冬来引伴滑冰车。”虽然这首诗在文字、格律等方面都有所欠缺,但这种自然的力量已经带给学生无尽乐趣。

    踏着自然的节奏生长

    每个学生都是诗,是一首首纯净而天真的诗,他们踏着自然的节奏、生活的节奏、时代的节奏不断生长。因此,学习诗词也要符合自然生长的规律,切忌揠苗助长。

    初学写诗的学生还未脱离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教师要引导他们理解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味。一般情况下,我会让学生吟诵《诗经》名篇,让他们体悟古人和乐而歌、踏歌而行的生活,体悟诗词与音乐的融合。其实,大自然中的鸟唱虫鸣之韵,摇曳生姿、意趣盎然,都可以用来帮助学生体验诗词的音乐美。随后,还要进一步让他们感受格律之美,懂得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的要求。

    初学诗词,可以采用“仿写”的模式。教师要提供一些让学生“既可仿又可写”的范例,范例要兼具普遍性和特殊性。学生的模仿能力往往超乎想像,他们总是尝试加入自己的语言和感想。比如,仿写宋朝诗人乐雷发“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蜓伴绿螳螂”时,学生就生发出“片缕炊烟谁是主,绿知了叫绿螳螂”“万里蓝天谁是主,红风筝绕绿风筝”“好景问君谁是主,赤枫叶散野花香”等有趣的句子。

    改写也是诗词创作的“拐杖”。比如,《红楼梦》描写“大观园”的段落“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曲折萦迂……”学生将其改写成诗词,可以增减字词,可以展开联想,可以借景抒情。七年级学生张雅宁写道:“落花愈多水愈清,溶荡曲折萦纡明。忽如晶帘奔桥下,潺潺俱向石洞中。”七年级学生单冰怡写道:“杏花如蝶落,入水水更清。晶帘奔桥下,飞瀑白练倾。”这些都是学生初学诗词时的作品,遣词造句尚不成熟,但是他们阅读经典、转换文体、积累词汇、运用修辞,达成了初步学习的目标。

    沉浸在自然中的诗意盎然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山川大地是宇宙诗心的影现。”诗词教育鼓励学生接近自然,感受自然魅力。在校园的一棵树下、滴雨的教室窗前、荷花尽开的池塘边……学生或坐或站、或聆听或抚摸,沉浸于自然之中,然后用文字表达独特的感受,这样可以突破知识和思维的窠臼。

    以《校园荷塘》为题,九年级学生李洪福写道:“树下风轻影,莲心立小蜓。少年诗一首,碧叶更青青。”七年级学生白国栋写道:“荷叶绿田田,蛙鸣一水间。薰风何处去,染在晚霞边。”这些都是沉浸于自然之中的诗意盎然。

    我曾借助“化身为树”的游戏,引导学生与自然对话。参与的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棵盛开的花树,体验这棵树的生长历程。学生平躺在地上,经历了内敛的冬季和复苏的春季,花树开放了,学生内心喜悦、精力充沛。然后,学生开始谈自己的内心体验。灵感的阐释千差万别,写出的诗词自然各有妙趣,这就是生命之花的绽放。七年级学生肖瑶这样写梨花:“推窗一片雪花白,小院梨花树树开。阵阵微风吹似雨,成虚春事总伤怀。”九年级学生张馨月的《桃花》诗则写道:“如舟小叶露珠坠,朵朵花红映碧溪。钻袖幽香愁更满,飘零几瓣向西堤。”

    为了激发诗词创作兴趣,还可以让学生采集野花野草、蔬菜水果。学生一只眼睛观察,一只眼睛想像,眼前的实物也会让他们的观察更真切、想象更奔放。学生笔下的“近观枝一二,红朵密挨长”“葡萄流玉紫,荷叶半如雕”等句子,都源于对自然界一花一草的细致观察和丰富想象。

    在田野和村庄找寻“诗意”,可以完成对事物的认知、见闻、感受。“诗歌是热爱生活的证据”,有了自然,就有了“偶又抬头看,金盘镶西边”的美丽,有了“细雨涂春绿,晶莹满枝头”的清新,有了“大雁悠悠天上过,清风还送一程归”的深情……在创作之初就摒除浮华的诗风,会帮助学生用诚朴真切的诗心,为大地、为自然、为生活而歌唱。

    激活自然的“源头活水”

    植物学家贝利曾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人对生命本身敏感。”一旦掌握与自然相处的秘诀,就会进一步学会与他人、与社会相处的方法,这从学生的创作题材也能看出来。最开始,他们写荷花池、老榆树、稻田、土屋、沟渠等自然题材,后来拓展到农村环境、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题材,现在,他们的视野越来越宽,也渐渐懂得借用景物表达情感。像八年级学生王玉婷在《春来》一诗中就写道:“春雷又响柳枝长,桃李芬芳争艳忙。只观红绿黄蓝紫,谁见慈亲两鬓霜。”通过春天的景物表达对亲人的感情,自然流动、情真意切。

    大自然是学生写诗的源泉,但是这个源泉如果不被激活,也就没有真正的“源头活水”。因此,应该让学生把古人的田园诗与自己的生活对接,学习古人用句、用字的方法,写出的作品才会更有味道。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共有60首,学生可以通过诵读和模仿,触碰自己的生活体验。七年级学生王紫楠在《夏日》一诗中写道:“梨子甜酸西瓜圆,菠菜油油萝卜浅。朝晖落日自浮沉,芳草池塘未入眼。”不难看出,此诗受范成大诗作的影响很大,虽然还处于模仿阶段,用字、用韵都不成熟,但是纯天然的田园风光也让人觉得活泼可爱。

    现代学者钱穆说,学诗是一条做人的大道。田园、自然、诗词都感染着学生,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自然赐予我们家乡情怀和土地情怀,也赐予我们诗词的灵魂。在我看来,诗词的灵魂就是人类最初那颗快乐而透明的心灵。在自然中学诗,就是寻找诗词的灵魂,是一件优雅而纯净的事情。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灯塔市佟二堡二中)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