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25日 星期三
多管齐下建立乡村学校培训帮扶机制
汪文华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的重要任务。《意见》要求,以市县为单位,推动优质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常态化。

    实现优质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常态化,需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从两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一方面,通过建章立制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并向乡村学校倾斜;另一方面,通过优化体系、改进方式做好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前者指向“建好”乡村教师队伍,后者指向“建强”乡村教师队伍。

    通过教师培训扶贫专项调研发现,乡村教师欢迎送教下乡、送培到校,喜欢现场观摩、研训一体、学用结合的校本研修,不认可大规模的纯网络培训。他们认为,县级以上统一规划的全员培训课程模块和内容不适合乡村教师,对乡村教师培训的内容要有针对性,要与乡村教育实情精准对接,尤其是课堂教学。

    校本研修是最符合乡村教师需求的培训,因此在精准对接的方式方法上,乡村学校普遍希望建立培训帮扶机制,实现优质学校帮扶薄弱学校和城区学校帮扶农村学校的制度化、常态化。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应从需求出发,统筹区域内资源,落实学校“结对”(一对一)或“结队”(一对多、多对多)工作,实现以优扶弱、以城带乡。帮扶机制可以有以下几条渠道:

    第一,通过校长及中层干部双向挂职制度,让优质学校、城区学校校长及中层干部深度了解乡村学校实际,使支持乡村学校改进教育教学管理、有效实施校本研修的活动更具针对性、实用性;让乡村学校校长及中层干部深入优质学校、城区学校,规范学习治校、办学的策略方法,提升领导力。

    第二,通过教师队伍轮岗交流制度,让乡村教师通过一到两年的岗位交流,从班级管理与学生教育、学科教学与教育科研等方面提升专业能力;让优质学校、城区学校的优秀骨干教师通过岗位交流,在乡村学校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第三,通过教师工作坊研修制度,让“结对”或“结队”学校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服务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由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搭建平台,组建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合、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合的教师工作坊;由优质学校、城区学校优秀骨干教师担任坊主,乡村学校教师为成员,开展网上研讨交流与网下实践研修。

    建立培训帮扶机制,统筹资源,搭建挂职、轮岗、研修平台,是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切实做好这些工作并保障经费到位,有利于在“建好”的基础上“建强”乡村教师队伍,促进区域基础教育的整体推进、均衡发展。

    在培训帮扶落地上,市县教研部门不可缺位,应该主动参与规划、调研、指导、提升和评估等工作,为“结对”与“结队”铺路搭桥,提供区域外专家智力资源支持和县域本地化专业引领,让培训帮扶提质增效,助力成果创生和转化。

    “结对”或“结队”的中小学需要科学计划校长及中层干部的挂职、教师轮岗、教师工作坊研修,细化周期安排和学年方案,做到人员、活动、考评与经费“四统”,职责、任务共担,资源、成果共享,形成利益共同体,互促互进、共同发展。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