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05日 星期三
刘红宁:为梦想打造腾飞的翅膀

    刘红宁 江西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双惟”实践班创始人。

    在美丽如画的江西中医药大学校园,有这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他们踏着晨曦坚持跑步,步伐坚定,风雨无阻;清晨的教室里,他们书声琅琅,精神饱满,心无旁骛;周末的校园里,他们行走于素质拓展的“训练场”,锲而不舍,求新思变……他们都来自“双惟”实践班,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双惟”学子。

    “双惟”实践班的名称源自于学校“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2006年9月“双惟”班开班至今,一直由刘红宁亲自担任班主任。11年来,他在繁重的公务之余,把自己的知识、智慧、时间、精力和爱心奉献给一批批“双惟”学子,先后有12000余名学子接受“双惟”实践班的锻炼。

    11年来,刘红宁及其“双惟”实践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一等奖、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省级以上奖励13项;在刊物上发表论文63篇,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国家相关部委认为,这种“双惟”模式不应仅属于江西中医药大学,还应向全国推广,让更多的高校借鉴。

    谈起当初的设想,刘红宁至今记忆犹新。如何点燃学生内心渴望成才的火种,让学生能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在深入分析优秀校友成功的经验中,刘红宁发现培养以意志力为主的心理素质,以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为主的思想素质,以跨学科知识学习应用为主的学习能力,以系统、逻辑、辩证、创新思维为主的思维能力等 “基础素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为此,刘红宁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基础素质”教育的全新理论和观点,并创办了这一实践班。“双惟”实践班不设门槛,面向全体学生,并打破了专业、班级的限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双惟”实践班的所有活动由学生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日常管理由班委、队委负责,实行轮值制,每个学生都有锻炼机会;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提高,养成良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倡导赢在终点的价值取向,追求人生的不断完善与自我超越。

    “双惟”实践班自创办以来,刘红宁每月至少一次深入学生晨跑现场看望学生,并做激励讲话。此外,每年实践班的开班典礼、激励仪式、青年发展论坛和“双惟学子”证书授予仪式,他都亲临现场;周末活动、节假日活动、主题活动等,只要学生邀请,他都欣然前往。同时,为了“双惟”实践班更好发展,他还常常放弃休息时间,定期组织学生召开座谈会,耐心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

    一次,有记者采访刘红宁时提出疑惑:有些事情完全可以交给其他指导教师做。但刘红宁说:“我觉得自己应该带头。‘双惟’班所有的指导教师都有自己本职工作,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没有多拿任何报酬。正因为这样,学生学习了这种精神,他们在奉献时才会无怨无悔。”

    如今,在刘红宁的带领下,“双惟”实践班品牌效益日益凸显。学校其他学院也先后开展“主动式学习”教学改革,开设硕士研究生素质教育“求强”实践班、博士研究生素质教育“求精”实践班、中医“摇篮”班等,进行素质教育育人模式的新探索。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刘红宁收获很多。而最令他骄傲与自豪的是那1万余名的“双惟”学子。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