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9日 星期三
学生“爱告状”现象的背后
魏祖涛

    新的学年又开始了,除了教学工作,我还担任七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当了10多年班主任的我,面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原本充满了自信与热情。

    开学的工作总是烦琐而杂乱,可就在这样的紧张工作之中,却总有一个身影出现在我面前,频频传来委屈、不满、愤怒之声。“老师,某某打我……”“老师,某某把我的凳子螺丝拧掉了……”“老师,张老师今天用手拍我的头……”

    这个学生三天两头告状,最初我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新生面对新环境所表现出的正常不适和不安。后来,这样的情况并没有结束,反而愈演愈烈。这个爱告状的学生就像影子总是在我面前晃来晃去,这期间班干部也来“告发”他。

    从“告同学”到“告老师”,从“原告”转为“被告”,这种小学生式的告状习惯怎么成了这个初一新生的“后遗症”?通过多次与孩子及家长交流,我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父母已经离异,单亲家庭的他敏感、脆弱、易怒、易躁,时常与他人发生矛盾,有时因为一点小事就会产生冲突。而他总以为别人瞧不起自己,觉得别人举手投足间都是在笑话他,甚至数学课上老师善意的提醒也被他当作了惩罚。

    我想,难道喜欢告状是孩子的一种倾诉方式、求助信号?基于此,我积极着手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家庭现状大调查和个案诊断活动。我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离异、留守儿童等现象越来越普遍,孩子们在行为、心理上的问题越来越需要关注。我开始从告状现象中理解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心理,洞察他们的意图。之后,我终于明白:每个告状的背后都隐藏着渴望被呵护、被尊重的“密码”。

    倾听孩子内心的独白。告状不是一件坏事,它说明孩子相信教师,希望教师对他的行为有一个公正的评判,给自己一种保护和安慰。这时,班主任不能不理不睬或把“原告”“被告”各打五十大板,否则久而久之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班主任应该耐心倾听,让他们把话说完,之后再加以评判和疏导,甚至有时班主任只需要扮演好一个倾听者的角色。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他们也会觉得找老师有一定的作用,而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

    告诉孩子宽容的意义。面对学生告状,班主任除了安慰他们,妥善处理问题,还应该让孩子明白用“告状”解决问题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要学会宽容、谅解,要明白宽容他人就是宽容自己,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朋友。要让学生明白,遇到问题要冷静面对、理智解决,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和大家庭。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多讲一些礼让宽容的故事,多交流一些谅解宽恕的道理。

    帮助孩子获得心灵的抚慰。  喜欢告状的学生,多半是鲜少受到父母关注的学生。长期以来,他们内心充满了自卑感,潜意识里认为所有人都对自己有偏见,所以经常会与他人形成敌对。为了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可以多利用每周的班会,开展 “本周的我”“我进步了”“夸夸我自己”等主题活动,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和自我发现看到自己的变化,听到同学的赞许和老师的肯定,从心理上感受到关注和关爱,以达到心灵上的抚慰和心理上的突破。

    关注孩子长期的发展。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期用心投入,才能输送一个个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同样,面对告状的学生,一次两次的交谈和家访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班主任可以建立“特殊关注学生成长手册”,通过几年的跟踪关注、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有效地规划学习、安排时间,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同学的关爱。

    总而言之,当我们面对学生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告状,作为班主任,切不可“和稀泥”“打太极”,更不能粗暴训斥、应付了事。班主任一定要认真地进行调查,破解背后的“密码”。班主任应该始终相信,“教育就是等待”,只有耐心地倾听、长久地关注,从细微之处着力,才能等来教育之花的绚丽绽放。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襄阳市长汉路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