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26日 星期三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评论
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
本报评论员

    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召开。

    在教师的节日召开这样一次意义深远的大会,本身就体现了对教师的充分尊重和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教师职业价值和神圣使命的深刻阐述,对教师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让全国1600多万教师无比振奋,备受鼓舞,深受启示,也必将成为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遵循。

    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党和国家一直为此不懈努力。近年来,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教师国家荣誉制度的建立完善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一系列尊师、强师、惠师政策举措的出台,对教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相关政策举措越来越务实和精准,极大改善了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切实增强了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激发了广大教师的从业积极性和职业自豪感,“教师成为最受人羡慕的职业”正逐渐变为现实。

    倡导尊师重教,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与科学落实。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尊重教师、信任教师、支持教师,是一个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无数经验教训已经证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不尊重教师,违背了师道,迟早要受到历史的惩罚。

    弘扬尊师重教,重建师道尊严,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怀,离不开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但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师用自身的行动去赢取。教师的尊严与荣光,不能靠外部的给予或恩赐,而是要通过教师更加高尚的职业操守、更加精湛的专业技艺、更为强大的专业自信、更为贴心的教育服务,去获得这个职业应有的社会声望,进而享有相应的从业待遇和职业地位。面对社会的不理解、不尊重以及不公正待遇,教师既要用事实为自己正名,也要有足够的定力,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在“阳光不到处”如苔花一样顽强绽放生命光彩。

    在新的历史时代,教师要有与其社会声望相匹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行为。面对新矛盾、新需求,教师必须牢记使命、不忘初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要真正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方面,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担负责任,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倘能如此,尊师重教必然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也必将是水到渠成之事。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