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成长记录单”让沟通更走心
陈 叶

    我始终认为,倾听和沟通是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让我们深入真实地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的一种方式。

    担任班主任的第二年,我很幸运地遇到了一群认真、踏实、质朴的学生,他们在学业上自主勤勉,在生活中和睦团结。但是,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尝试和学生一起做一份“成长记录单”,让学生通过文字、诗作、绘画等方式真实地记录一周的学习、生活心得和变化。

    我们班的成长记录单分为4个部分:一是“凡事预则立”,制订本周的计划及奋斗目标;二是“书山有路勤为径”,记录一周的学习纪实;三是“诗和远方的田野”,表达一周的生活纪实;四是“吾日三省吾身”,请孩子们对一周有一个完整的反省,对下周有一个全面的改进和期待。

    身为班主任,每周一我会批阅学生上交的成长记录单,阅读每一个学生的记录,在各个环节留下我的足迹和想法,或是督促、提醒,或是鼓励、期待,或是从中找到教育的契机,并在统一的班会时间针对普遍关注的问题与学生畅所欲言,增进沟通。这是一个激动的开始,也是一份艰难的坚持。

    其中,有几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

    小涵性格内敛,平时学习踏实,但是上课经常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又因父母管教严格常常感到焦虑和困惑。记录单上留下了她在学习上的焦虑和对学习方法的渴求。

    因为记录单,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她的生活和学习处境。我抓住这个机会,连续几周都与小涵当面交流,从一开始给她支招学习方法,到后期关注、检查她的学习计划表,并鼓励她有困惑都可以在记录单里向我提问,与我沟通交流。渐渐地,我发现她的学习节奏更加稳健了,学习也更加有信心了,而且开始试着绘制各种各样的小图案来表达内心的烦恼或喜悦。

    小雄出生于“新温州人”家庭,他心智成熟,追求时尚,注重打扮,但他内心非常抗拒自己的原生家庭,包括父母出身、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等;同时,他的父母反感且指责他的虚荣,但是又无法改变他的现状。因此,他与父母经常起冲突,交流有碍。欣慰的是,小雄愿意在记录单里直言不讳地吐露自己每周的经历和心声。

    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基于他对班主任的信任,不妨以记录单作为一个“平台”,让他敞开心扉宣泄自己的情绪。他的记录单,我每周都会认真写好评语,并感同身受地理解他的心境,以较为委婉的方式向他提问,间接引导他体会父母的辛劳,增加与父母的沟通等。同时,我会在批阅记录单后当面提醒他留意我的回复,让他知道老师非常期待他的记录和回复。慢慢地,他开始在记录单里反思,表达自己愧疚又无法改正的矛盾心理,也几次尝试主动给母亲打电话。

    小瑞是一个性格开朗、为人随和的女生,工作负责,学习踏实。高一时她担任班级纪律委员,做事雷厉风行,但这也多少影响到她与同学的关系,而且家长对她的关注较少。

    刚与小瑞相处时,我微微感受到她的雷厉风行和干练,其实都源于缺少家庭关爱后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我原本希望通过记录单对她有更多的陪伴和关注,但没想到她每周都与我分享家庭中的趣事,记录班级和寝室的喜怒哀乐,分享她在阅读中的感动和感触。她也常和我互动并给予我教学上的鼓励,她的独立和懂事让我的担忧越来越小。

    高二上学期,我们的成长记录单是每周一张,装订成页。高二下学期,我们班对成长记录单进行了升级,由学生设计封面封底,讲述设计意蕴。我也对成长记录单的板块内容进行了精简和改良。我们的成长记录单从一张一张变成了更有分量、有私人定制味道的一本本“书”。

    记录单里的形式越来越多样,从单一的书写记录变成了文字和绘画搭配。对于这些新颖的方式,我也在班级里一一鼓励、肯定,也愿意带着包容且欣赏的眼光去体验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真心、真情、真意。

    每周的成长记录单上都是学生密密麻麻的记录。每一个奋笔疾书的夜晚,诵读背书的清晨傍晚,拼搏努力的背影,校园落花的樱树,刚出生的小猫咪……我也坚持每周对每本记录单仔细回复,给学生打打气,提一些意见。虽然这项工作会耗费我不少时间,但我想教育不仅仅是教书,更是育人。

    当然,不是所有的记录单都需要我来解答困惑。许多时候,我扮演那个坐在教室一角默默倾听、鼓掌的师者。许多学生的记录单里褪去了学习的疲惫和压力,更多的是他们对生活的记录和思考。作为师者,我会在记录单里画上一个表情、一个爱心表示认同,表示肯定,表示我也感受到了一份真心真情。同时,我也会汇总学生特别有意义、有心意的留言,在班级里默默地播撒、传递温情,与全班学生一起分享那些动人的时刻。

    成长记录单让我“走心”一把,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倾听者、关注者、引导者、陪伴者,期待他们像花儿一样自由绽放。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