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05日 星期三
教育的“有”与“无”
杜金山 山东省兖州一中原校长,中国教师报特聘专家

    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那么就无法给自己的出发做一个定位。我们都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记住,“教育”这两个字之中,“教”是手段,“育”是途径和目的。“教”应该服从于“育”, “育”字表明什么?教育与生命息息相关。

    教育人是在与生命个体打交道,所以教育永远不可能是纯记忆式、纯技术、纯现代的。那些曾经发生过的、符合育的规律的教育故事,其生命力必然是洞穿时空、历久弥新的。所以远看20年的山东杜郎口中学,近看10年的株洲景弘中学,我们看到了变与不变。不变的是什么?是人本立场。变的是什么?是迭代的技术。

    “教”的千变万化离不开“育”的根本规律。杜郎口中学的价值就在两个字:求一。求什么一?就是在知本主义教育和人本主义教育这两点,看似对立的东西中找到那个“一”。

    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生无。所以大家走到杜郎口中学,走到景弘中学,你会看到学校的课堂,看到学生的行为,看到到处都是黑板,看到课堂流程——这都是“有”,如果你要真看门道的话,你一定要看到“无”。那么,杜郎口的“无”在什么地方呢?就在8个字: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所有外在的“有”,都来自这8个字。

    不管是景弘中学还是杜郎口中学,学生的生命都是舒展的状态,如果到一些应试教育的名校去看,他们也会说自己是在做素质教育,但是你去观察学生的生命状态,他们是一种“被主动”的状态。什么是“真主动”和“被主动”状态?打个简单的比方,春节前回家过年是“真主动”,春节后打包行囊背井离乡是“被主动”。

    那么,什么是人本呢?只有真正关注生命才能以人为本。怎么关注生命?第一,尊重生命的主动性,千万不要让孩子处于“被主动”状态。第二,满足生命的选择性。第三,敬畏生命的灵性。

    现在我们都喜欢谈模式,其实所有模式在高效课堂里就两个字——前置。首先做到目标前置,然后做到内容前置,再到学习前置,最后做到内在的冲突前置。前置就意味着没有教师的陪伴,正如景弘中学校长李飞国定义的自主学习,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别人的陪伴,这是“独狼式”行动,是真正的自主。前置满足了主动性、满足了自选择性、满足了自己的探索,所以产生了灵活性。怎么保证有了前置就有动力呢?有些孩子不愿意前置怎么办?所以,高效课堂有二级模式——前、中、后。前置60%的问题要解决,在课中有展示和激励评价,会让学生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让学生拼命地前置,所以前置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课堂内的情感因素会让孩子主动去前置。

    前置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得一”,一方面得的是知本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得的是人本主义教育。当我们把知本主义教育和人本主义教育都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还会纠结吗?不,我们会从此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