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9日 星期三
教学反思
借“盛唐气象”读懂教学
杨 鸽

    在一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我执教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盛唐的气象》,心中留下许多感慨,也在反思中再次认识教学。

    倾听是教学相长的艺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要让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成为一种艺术。为此,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敢于放手,由讲演者变为倾听者,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欣赏和激励。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唐朝之盛、理解盛唐之象是我在这节课设计之初的困惑。在陕西省周宏名师工作室团队的协助下,我将本课的主线设置为“我眼中的盛唐”“我心中的盛唐”“我期许的长安”,将学生带入主题之中,让学生欣赏自我、发现自我,而我则需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并利用板书等方式作出相应的导引。

    教师在倾听学生时,同样也会反思自己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课堂上,为了倾听学生,我设置了一条盛唐旅游线路,起点便是陕西蒲城站。我以当地的唐桥陵作为重要素材,让学生有充分的话语权,学生自信满满呈现的内容也恰好补充了我的知识空缺。当学生回答出“关中粮仓”时,我无比喜悦,我们在课堂上一起重温了蒲城农业的繁盛和源远流长。

    追问是拓展思维的“阀门”。新课标下的有效提问是保证课堂知识落实的重要途径,但如果仅停留在发问阶段,很难调动学生的思维。而精巧追问、层层剖析,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和广度。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周宏提出的审辩式教学思维,从认知对象感兴趣的一个点进行全面深刻的把握,概括凝练出“七步追问法”:第一步,你看到了什么?第二步,你想到了什么?第三步,你有怎样的疑问?第四步,你能提供哪些可能的证据?第五步,你形成了怎样的初步看法?第六步,你是否找到了进一步的证据?第七步,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以此为依据,我在课堂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课上,我大量运用实物资料和图画资料,让学生完成了从发散思维、发现问题、初试问题、深追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认知过程。我以桥陵鸵鸟的实物资料为背景请学生帮我解惑:产地在非洲的鸵鸟为什么会出现在唐朝?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唐朝皇帝会把看起来温顺祥和的外来之物当作镇墓兽,这说明什么?如此紧密且有逻辑的追问让学生思维十分活跃,课堂的深度随之得到拓展。

    在设问“吐蕃可不可以不娶公主”“唐朝可不可以不嫁公主”时,学生给出不同答案后我继续追问:“反观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唐王朝是否遵循了国力强则战、国力衰则和的处世方式,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在与历史对话中,恍然发现历史既有规律可寻,又富含偶然性。

    搜证是自主学习的一项技能。审辩式教学的主体是“人”,主张学生要参与搜证的全过程,主张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求证,最终获得自我认知。在这个获知的过程中,史料是学生求取证据的重要思维介质。因此,立足史料,有理有据,在课堂中有效搜证,把握史料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显得弥足珍贵。

    在课例中,我呈现了多元的史料以丰富学生视野,如文本史料、图画史料、音频资料相互补充。借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书中盛唐”“诗中盛唐”“图中盛唐”“画中盛唐”分别完成史料的取证和搜证过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立体的盛唐,更培养了学生的证据意识。

    我深知,盛唐之盛不能局限于我们表面看到的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更深层的应该是感悟唐人身上那种兼收并蓄、积极进取、尊重包容、开明自信的人生态度和时代精神。而深处一线教学的我,也要让自己的课堂闪烁出理性的光芒!

    (作者单位系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航天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