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5日 星期三
“四化”教研促进教育深度发生
张振兴

    县级教研部门是最基层的专业教研机构,在直接面对一线、不断扎根基层的工作中,要发挥好教研、指导、服务和管理的功能。河北省黄骅市以教研内容主题化、教研指导订单化、教研活动项目化、教研平台信息化为抓手,创新工作机制,丰富教研内涵,积极推进县域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科学发展。

    教研内容主题化。由于县级教研部门人员数量、能力等方面的限制,经常出现研究不深不透、顾此失彼的问题,所以要集中精力,聚焦关键之处,明确一段时间内的活动主题,形成教研合力。

    近年来,我们将面向教师的所有教研活动都统一于“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主题下。每年举办县级教研活动20余次,包括优质课评比、说课比赛、学科整合及论文展评、新教材培训等;学科既涵盖国家和地方课程,也涉及环保教育、创客教育等校本课程。在每次教研活动中,教研员都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主线,针对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给出明确的指导与建议。

    在共同的教研主题指导下,举办系列化教研活动。黄骅市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评比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届,每届活动包含校长组、主任组、中年教师组、青年教师组和高中组五个组别,分两批举行。活动前,全体教研员用一个月时间深入各乡镇、市直和民办学校课堂,听课、指导、调研,有力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

    教研指导订单化。为了既能深入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指导,又能最大限度减少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干扰,黄骅市从2011年开始实行“业务指导订单制”。订单教研制度要求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找出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给市教育局教研室下“订单”,使教研员确定进校指导的主题与内容。提交订单后,学校要提前对订单内容进行研究,进一步梳理经验和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和总结需要与教研员探讨交流的问题。教研员在接到“订单”后也要做好准备,避免随心所欲听评课现象和闭门造车做教研。订单教研包括课例研讨、专题培训、送课下乡、全市性教研活动4种形式。近年来,全市共完成教研订单300余份,听评课、讲座1100节(次),对提高学校教师业务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为了扩大教研活动的效益,我们经常把订单教研与联片教研、教研员基地校视导、城乡互助教研以及“半日教研、半月一次、时间固定、提前谋划、及时归档”的各学科“半月半日教研”相结合,强化校长对教学中心地位的认识,扩大教师参与活动的受益面。订单教研满足了教师的不同需求,为教师的个性化成长提供机会与平台;让教研员的工作重心下移,对学校的实际需求和现状更加了解,并将原本自上而下的摊派型、检查型教研改变为自下而上的需求型、自愿型模式,增强了教研的应用价值。

    教研活动项目化。把教研活动升级为“项目”,既可以使活动更加规范,主题更加突出,又可以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解决困扰教研的经费问题。2019年我们完成并启动了5个以学习培训为主要形式的教研项目,涉及资金近230万元。

    项目类型主要包含两种,一是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专家引领。2019年上半年,“黄骅市吉春亚本真语文工作室”现场指导暨成果汇报活动顺利举行,标志着为期两年的工作室培训圆满结束。两年来,北京小学特级教师吉春亚5次指导黄骅市小学语文教学,组织了22期网络研讨,全市100余名教师获益。

    二是结合“国培”开展的送教下乡项目。2019年先后承担了“国培计划”——河北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黄骅市)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两个送培下乡项目,通过理论培训、观摩研讨、集体备课、同课异构、名师会诊、线上研讨、下乡观摩、实践指导、成果展示及总结提升等多项深入细致的工作,安排22项活动,全市200名乡镇中小学教师受益。

    教研平台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教研平台的信息化应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黄骅市在河北省率先普及了县域“班班通”工程,所有教室都安装了电子白板,为了发挥教学设备的功能,市教育局组织了多媒体设备应用和几何画板等专业软件培训,在各类教研活动的评价中提出了“新课改理念、新技术应用”的“两新”标准,要求教研员率先垂范。

    二是基于互联网的教研平台应用。利用网络技术,办好“黄骅市教研室博客”“黄骅教研微信群”“黄骅教研公众号”“黄骅市教研室工作QQ群”以及各学科教研工作群等信息交流和发布平台;利用网络视频平台,观摩课题研究和学科教学优秀成果,开展学科培训和调研;借助“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平台参加晒课展示和观摩研讨,黄骅市教师的“部优课”和“省优课”数量在全省各县(除设区市城区外)名列前茅。这些活动打破了时空限制,方便了教师交流沟通,对扩大成果、学习先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系河北省黄骅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