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5日 星期三
给班主任的建议
不含诱惑的深情
李 迪

    昨天看到微信群里有朋友发了一个小视频:防疫期间,妈妈在辅导孩子写作业,忍不住发火:“第二自然段在哪里!”可能是妈妈语气里嫌弃的味道太浓了,孩子忍不住抬头看妈妈。妈妈更生气:“你看我干什么,看题啊……”

    这时,爸爸说:“啊呀!别吼了,吼什么吼,教孩子要有点耐心好不好,看你把孩子吓坏了。”妈妈眼睛一瞪,说:“你来!”于是,爸爸开始辅导孩子。5分钟后,爸爸也怒了,声音更大:“让你写孙悟空的变化!写孙悟空的变化……”

    这时,妈妈温柔的声音传来:“别喊了,别喊了……”

    父母辅导孩子写作业前后的语气、态度反差极大,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父母难道不能心平气和地辅导孩子写作业吗?

    父母嫌弃、恼怒、恨铁不成钢的态度,会让孩子感觉自己“不行”,自信心、自尊心会受到强烈打击。

    心理学专家武志红在《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里,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生了孩子后,深知孩子的父亲内心苛刻、喜欢批评人。她担心孩子在她和老公那里得到太多批评和不认可,便找了一个由衷地喜欢自己孩子的保姆——保姆没有文化,但她一看见孩子就眉开眼笑。保姆满满的喜欢给了孩子非常好的影响,孩子最后考上了一所著名高校。

    所以,武志红说:“有意识的积极期待还不算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实际上,父母对我的积极期待是我的一个重担,我花了很多年才完整地看到这一点。比积极期待好上太多个层次的是满满的喜欢。”

    儿子读高一时,考虑到他需要增加营养,我每天中午骑车半小时回家给他做饭。月考成绩出来后,他坚决反对我回家做午饭,那一刻我敏感地意识到,儿子是感觉到我这样太辛苦,他有压力了。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立刻同意他在学校食堂吃午饭。

    中高考在即,班主任切不可对学生只有“有意识的期待”,那期待很可能会让学生不堪重负。

    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创造了一个术语——不含诱惑的深情,他认为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是我深深地理解并接纳你,不需要任何条件。

    条件就是诱惑。有的班主任对孩子说,我对你这么好,不就是为了你考个好成绩吗?这里的“好”就成了诱惑。

    最好的教育环境有两个特征:学生发展好的时候,认可他;学生受挫折的时候,支持他。

    防疫期间,教师备课讲课任务重,学生网上学习不习惯,师生情绪有所波动也属正常。我只想对我的学生说:无论什么情况下,我都会支持你们、理解你们、陪伴你们,这就是不含诱惑的深情。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