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5日 星期三
区域教育地理·河北承德双滦区
双滦乡村教育何以振兴
本报记者 孙和保 王占伟

    天刚蒙蒙亮,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大庙镇大庙小学校长孙亚辉驱车一路向北,3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已成为他工作的一部分,虽然学校地处双滦区的最北端,但那里有孙亚辉最深的牵挂。

    几乎在同一时间,偏桥子镇中心小学校长田丽平与孙亚辉奔赴相反的方向,她要赶到距离城区15公里的偏桥子镇开启新一天的工作。

    在各自所在的乡镇,孙亚辉构建“阡陌”文化,田丽平探索“田园”课程,一南一北,他们在引领两个乡镇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各自见证了学校的蝶变。那么,双滦区乡村教育蝶变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政策扶持、机制创新、专业赋能呢?

    用人机制激活乡村教育

    在大庙小学2020年的新年联欢会上,坐在台下看着台上教师一会儿唱校歌、一会儿表演情景剧……孙亚辉难掩内心的激动。在偏居一隅的乡镇,包括所辖3个教学点和一所幼儿园在内教师共62人,没有绚丽的灯光、没有高大的舞台,但他们没有怨天尤人,却绽放出无比的热情。“教师中有近2/3是新招聘来的,虽然有经验不足的缺憾,但他们有热情、有活力、有创造力,他们是乡村教育的希望”。

    师资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掣肘,乡村学校教师年龄层次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分布状态,年龄结构不合理。为解决这一难题,双滦区建立教师长效补充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充实乡村学校师资。为了弥补编制不足的问题,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双滦区从2016年开始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新教师。如今的双滦区没有一个代课教师,在编教师与非在编教师同工同酬。

    在小三岔口教学点的操场上,刚刚分配来的女教师王雪斐带领全校25名学生做游戏,笑声、追逐声、打闹声氤氲在校园的上空,给寂静的乡村带来了生机。

    “师资是乡村教育振兴的源头活水。”双滦区教体局局长田晓风在教师招聘上下足了功夫,既要招得来,还能留得住。双滦区通过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及经费保障机制,实现“待遇反超”促进村小(教学点)优质发展。近年来,村小(教学点)逐步实现了在经济待遇、工作条件、培训机会的全面反超。在统筹师资培训中,通过教师交流、友好学校结对、骨干教师定期到村小指导、开展中小学无校界教研联动等方式,为新教师专业成长解后顾之忧。

    “不能否认的是,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的新教师会存在流失现象。”田晓风不断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但我更要让全区的校长、教师、家长看到,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而不是为了避免问题而畏手畏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双滦教育人敢于打破体制机制束缚,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出真招、出实招,这也是双滦教育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

    2016年,双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由区教体局接管,区委、区政府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允许各校、幼儿园选派优秀教师参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相关课程活动,并给予适当经济补助。一方面为活动中心提供师资保障,多元化、多渠道引进名师资源;另一方面让优秀教师走出学校,实现优质资源的辐射。

    大庙小学语文教师孙宏伟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引进的“抗干扰学习”与自己践行的“大阅读”进行有效整合,倡导阅读由课堂向课程、生活迈进,并融入音乐、美术等学科,探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创新型课程体系。在双滦区,“孙宏伟们”把在工作中摸索出的方法通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这个平台向区内孩子辐射。

    “像孙宏伟这样的乡村教师在这个平台上找到了存在感、价值感。”上任近3年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张秋节边实践边总结,言语中充满信心,“当我们建立起相应机制后,教师就可以挺起胸膛享受教育生活。”

    “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双滦区唯一一所公益性校外教育活动场所,一定要充分发挥公益、服务作用,在整合城市与乡村教师资源的同时,实现校内与校外的有效衔接。”在新机制下,田晓风对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充满期待,“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一举措也解决了教师有偿补课的教育痛点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创课”为田园式学校赋能

    “乡村教育要发挥乡村优势,走出一条与城市教育不同的发展路径。”田晓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双滦区通过特色学校创建为乡村学校“铸魂”。区教体局制定了《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各校立足校情,从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学科建设等不同维度,大力挖掘内部潜力,建构学校特色文化。

    偏桥子镇中心小学在校生426人、教师41人,田丽平借助偏桥子镇特有的农田、蔬菜大棚、乡村旅游景点开展一系列研学活动,开设实践课程、开发特色校本活动,使“小而差、小而弱”的小规模学校成为“小而精、小而优”的乡村田园式学校。她坚信,小规模学校也有自己的“春天”。

    前营教学点共有师生86人,作为第四小学所辖的教学点,校长孙艳坤借助校外的一片杨树林,配备了沙袋、蹦床、木桩、石桌,还挖了一个小池塘,并取名为“趣园”。每当课间、放学后“趣园”成为学生最喜爱的地方。不仅如此,学校结合地缘资源优势开发一系列校本课程,如利用毛毛草、玉米秸、五谷杂粮、树叶制作精美的图画,利用学校的空地种植瓜果蔬菜……学校已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

    走进仅有25名学生的小三岔口教学点,记者感受到的不是败落而是活力。无论是教室还是图书室,无论是走廊还是餐厅,到处一尘不染。该教学点每日学习生活流程全部实行音乐自动化管理,其中感恩午餐微课30分钟;课间操和下午阳光体育70分钟;晨诵、午唱、暮读微课60分钟;各课程时段都有安全、秩序、感恩、文明、习惯等方面的温馨提示,学生的良好习惯在每天的无意中自然养成。该教学点现有绘本500余册,每学期都在镇域教学点及中心小学四校内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不仅如此,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还与乡村学校建立帮扶机制,如与偏桥子镇中心小学联谊,将创新思维、航模编程、小牛顿实验等多种课程资源送到学校、教学点,深受学生、家长的喜爱;与大庙小学开展“茶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但培训师资力量,还免费提供相关设备,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茶艺展演,让学生懂得以茶明礼,弘扬传统文化。

    走教催生乡村教育新样态

    偏桥子镇中心小学教师冯丹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除了负责中心小学音乐和美术课程外,每周二、周三还要到大贵口教学点进行“走教”,她不是没有过退缩,可看到教学点的孩子从最初没有任何美术功底且课上小动作不断到逐渐可以独立完成一幅绘画作品,每当走进教学点的大门就远远听到孩子们的问候声,冯丹的内心被这样的场景一次次感动。

    师资结构性缺编在双滦区同样存在。乡村学校尤其是村小学、教学点的专职音美教师严重匮乏。由于专业师资不足,导致音乐、美术课只能在课表上开齐开足,出现“音乐课上成听歌课,美术课上成简笔画课”的现象,教学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艺术教育成为乡村教育的薄弱环节,这样也造成乡村学生在教育起点上的不公平。

    另一方面,在现有编制框架和补充机制下,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规模小、在校生人数少,村小学和教学点无法完全配齐配足艺术学科教师。为破解这一难题,双滦区转换思路、因地制宜。“转换思路”,即无法补充就依靠内部挖潜,整合现有资源,实行城乡教师统筹使用、城乡学校良性互动;“因地制宜”,即相比其他县区,双滦区面积较小,教师往返城乡上课成为可能。基于此,“走教”便应运而生。

    本着将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的原则,双滦区明晰了“走教”的思路和做法——打破校际界限,实行教师“跨校上课”。2013年9月起开始先期试点,2014年3月初全区在音、美学科全面推开。

    为规范走教的高效开展,区教体局制订了《双滦区音美教学走教实施方案》,对走教的形式、制度、措施等作出明确规定。一方面,将缺少专业教师、音美课程无法开齐开足的学校作为被走教学校;选择城区学校(或音美教师配备齐全的中心小学)作为送教学校,由其选派优秀教师,定点赴乡村学校走教。另一方面,实行“双向签到”“双向考核”制度,走教教师在本校领取《走教工作记录卡》,由被走教学校填写走教教师教学工作情况,监控教学质量,确保走教效果;被走教学校对走教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进行检查……

    为弥补小学师资力量不足,双滦区还整合了部分中学教师参与到小学的“走教”活动中。“最初,中学教师到小学‘走教’我很不理解,学段的衔接性、学科知识的差异可能会让‘走教’变成形式,成为‘拉郎配’。”区教体局副局长安国栋那时还是承德市第三中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但几年过去,随着“走教”效果的显现,他成为最坚定的拥护者以及深度实践者。

    随着实践的深入,双滦区教体局又把“走教”细分为“小走教”和“大走教”。“小走教”是乡镇内部优质资源共享,打破小学幼儿园的界限。“大走教”包括城区优秀教师到乡村支教三年、学科送教下乡、帮扶团队送服务上门、活动中心科技小组下乡开设社团活动、初中到乡村小学开展学生家长大讲堂活动等。

    除了区教体局的规定动作,一些学校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了“自选动作”。大庙小学立足校情,以语文学科为切入点,在常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实行“低年级小走教”,结合学校“课程化阅读体系”的管理构架,把低年级小走教分为“绘本阅读课堂漂流”和“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漂流”两个部分,通过“漂流”活动打开大庙镇3个教学点孩子看世界的“窗口”。区第二小学对走教教师给予一定自主权,走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点实际进行合班教学,对走教活动的工作量记入教师总工作量。

    为了巩固、扩大“走教”的成果,双滦区接下来要将银龄讲学计划与走教进行结合。银龄讲学计划,即组建退休教师团队到乡村校或教学点讲学,按照“需求为本、形式灵活”的原则,退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讲学活动,也可根据学校需求进行听评课、开设公开课,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走教,走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新样态。

    打通乡村教育“经络”

    为突破时空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持续不断注入乡村教育,在走教的基础上,双滦区教体局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以“统筹规划、融合创新、深化运用、服务全局”为原则,分三期从城市到乡村建设视讯资源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分级分层实现全覆盖。

    在一二期工程的基础上,双滦区教体局于2019年为全区15个薄弱教学点建设全自动简易录播室,并将教学点网络升级到百兆。全区所有学校、教学点达到云视讯系统全覆盖,为“点播课堂”“同步课堂”“互动课堂”“专递课堂”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从城市到乡村、从乡村到教学点,信息技术硬件的普及让优质教育资源流向区域教育发展的‘神经末梢’。”2019年底,看着新建好的精品录播室孙亚辉激动地说。

    “三年的努力,让信息技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网的层层普及,真正实现了城乡教育的‘牵手’。”谈起互联网技术对区域教育的改变,作为双滦区信息技术建设的“操盘手”安国栋娓娓道来,“统一软硬件平台建好后,实现城区学校与乡村薄弱教学点一对一的精准帮扶,让全区所有学生享受优质的服务成为可能。”

    在偏桥子中心小学的录播教室内,学校利用视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区实验小学共上《亿以内的数》一课,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孔玉芳一边与学生互动,一边与观摩教师交流,一场打破空间界限的“空中课堂”在城乡上演。

    2019年8月,偏桥子中心小学有了自己的录播教室。学校不仅开展现场观课、评课,而且通过网上转播让辖区内教学点实现异地观评课,有效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还充分利用录播资源组织全镇教师开展语文主题阅读、艺术教师说课大赛、学生讲故事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信息技术改变的不只是一个乡镇的教育,也促进了区域教育发展的优化、重组。双滦区为了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力,先后组建了城市—乡镇—教学点三级三个联盟学校组团,每年选派优秀城区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每学期选派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到教学点送教下乡。当视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好后,他们重新布局、重组资源,每所城区小学与两所乡镇教学点结成联谊校,利用视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一拖二”,共同开展教研教学活动,实现精准帮扶。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造成的“停课不停学”没有让双滦教育人手忙脚乱。承德市教育局为照顾边远地区及无网络地区学生,除安排线上教学外,还安排部署了电视课堂录制。双滦区在接到任务后,因为网络平台早已搭建好,教师通过线上研讨、视频会议、直播授课,很快为全市提供了优质教学资源。疫情成为双滦区信息化建设的一次成功检验。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的孩子,都要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田晓风的希望,也是双滦教育人的不懈追求。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