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5日 星期三
吟游
凤凰印象
周凌颖

    到达凤凰古城时正是夜晚,古城笼罩在一片霓虹之中,沱江之水映照着城楼的倒影,倒影随着水的流动若隐若现。走在沱江之畔,感觉这场景似曾相识,大理的风花雪月,丽江的艳遇之美,这一刻也想冠名给凤凰。

    凤凰有新旧两个城区,我们停留的地方在老城,这里依山傍水。

    清晨,漫步老城中,才知清浅的沱江原是穿城而过的,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岸边,莽莽的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那城楼建于清朝,铁门早已锈迹斑斑,但还能感觉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坐上乌篷船,才真切感受到沱江水的清澈,江不宽,水也不深,城墙边的河道更浅,水流悠游缓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摇的水草。这正是凤凰的母亲河。一条朴素的河流,养育了朴实的一方人,那朴实俨如艄公号子里传递出的自然和纯粹。他们虽不苟言笑,但从不苟言笑中看到的绝非冷漠,只是略略的腼腆,抑或是古城人特有的内敛和矜持。

    乘船畅游沱江,可以清晰看到沿江而建的吊脚楼群,这吊脚楼起源于唐宋时期,是凤凰古城最具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这里的吊脚楼均随地而建,分上下两层:上层是客厅,建得比较宽大,做工也精细,屋角都翘起来,形状类似凤凰;下层因地制宜,大都不很规则,早年用来存放农具或做猪圈、牛圈,但也有类似金爪或各类兽头、花卉等图样。

    岁月沧桑,斗转星移,建筑物在日月轮回中不断翻新更替,在风风雨雨的历史长河中代表着一个地域民族的精魂,如一部歌谣、一段史诗,记载着风雨飘摇的历史,也记载着寻常的百姓故事。吊脚楼与沱江水交相辉应,似一幅韵味颇浓的山水画,而我,已然在画中游。

    再走向石板老街,这是凤凰最繁华的商业街,青石板路多了古朴,商铺却彰显着繁华。许多店铺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聆风水岸”“古城守望者”“本色”“遇见”……来到一家“缘来是颖”的店前,店名与我有缘,希望还能再见。

    之后的徜徉更是一场幸会。

    沈从文故居一直是我期待的地方。喜欢他文字的率真与朴素,叙事、说理都自然流畅。眼前就是沈从文的出生地,我在各个房间驻足,脑中不时闪现他的文字,那篇对集市的描写似乎就在眼前,鲜活而又真实。看到沈从文学习的书桌,许多人伸手触摸,我也不例外。追寻大师足迹,感受大师灵气,也许,凤凰文化的密码,很大一部分就浸润和潜隐在这看似平常的古宅之中。

    熊希龄故居亦是人来人往。英雄莫问出处,谁曾想到这座普通平房竟出了这样一个人物?他倡维新、办报纸、兴学堂、办慈幼院,成为对中国作出巨大贡献的风云人物。

    如今,首富人家的烟火萧瑟了,官场权贵的风云寂寥了,小城却安然如初。一拨又一拨的人走进又走出,不改的却是小城的沉静和从容。

    我离开凤凰,古城犹在,它不留我,也不送我。

    (作者单位系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第三实验小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