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2日 星期三
作为全国首批师德师风建设基地之一,华南师范大学举行首届师德师风“云论坛”,千人聚首“山长云”,同研同倡——
疫情之下,师者的责任与担当
通讯员 王清平 姚轶懿

    “原以为就是一场线上讲座,没想到整个活动设计这么走心!”

    “一场疫情让每一个人都联系得更紧密,无数普通人的责任担当让人感动!”

    “我们要用行动回应师德倡议,用信仰、智慧、专业成就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

    2020年4月11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组织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师德论坛在网络云平台惊艳开场,受邀出席的知名专家学者、跨界代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来自全国的千余一线教师以在线研讨的形式,对师德建设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思考。

    今年初,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首批10个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名单,华南师大名列其中。作为承担这一建设任务的华南师大教师教育学部,正以“倡导关怀型师德,助力教师幸福”为核心价值追求,着力建设“高校+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中小学校”纵向贯通衔接、横向渗透互学的“大师德建设基地”。

    此次论坛就是华南师大作为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的首场活动,是由华南师大教师教育学部、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携手举办。在非常时期,论坛采用了“云论坛”形式,以“凝心聚力抗疫情,师德师风践初心——抗疫背景下的专业引领与师德建设”为主题。在3个小时的时间里,主持人、跨界代表、点评嘉宾与学员通过云端互动,共创一场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建设盛宴。

    跨界论坛:向孩子教授“做人的温度”

    虽然是师德建设论坛,但这次活动一大创新之处就是超越了师德范畴,在线邀请了奋战在武汉抗疫第一线的两位跨界代表——援汉医护代表侯洵、武汉快递行业代表吴燕平。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侯洵是广东省第三批援汉医疗队成员,他刚从武汉协和医院撤回,还在酒店隔离中。谈起这次主动报名驰援武汉的经历,在摄像头那端的侯洵眼睛里透着坚定:“只要国家有需要、社会有需求,我就不会犹豫。”

    医生与教师都是为了人的事业,也都是需要高尚职业道德的行业。谈起自己的职业感受,侯洵这样说道:“医疗与教育行业有很高的相似度。我们在培养接班人的时候,最先教授的是‘做人的温度’,先有了‘医德’,才能谈‘知识’和‘技术’。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发挥榜样作用。”

    作为京东物流快递一线工作人员的吴燕平,同样令人感动。疫情发生后,吴燕平不顾家人反对,在疫情期间坚持工作。担心家人有被感染的风险,她选择住在公司,虽然每天都经过家门口,却50多天没有回家。在微信视频中,她用朴素的言语这样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去承担应承担的责任,这个社会就乱套了。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我就会坚持,尤其是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

    侯洵和吴燕平的分享,激发了论坛参与者对所有“逆行者”深深的敬意。论坛特邀专家,华南师大原副校长、广东省广州中学首任校长吴颖民深有感触地说:“医生群体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快递员则是‘社会的医生’,满足着我们日常生活需求的‘逆行者’。”联系到教师职业,吴颖民说:“医生有医德医风、教师也有师德师风,二者有许多相通之处。我们作为专业人士,要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服务回报社会。”

    另一位特邀专家,华南师大教师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王红同样深受感动,她说:“每一天的美好生活是由谁创造的?是谁让我们感受到每一天的温暖?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普通人。关键时刻给我们带来安全感的是这些平凡岗位上的人。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普通学生,无差别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普通的孩子都能成为给社会带来温暖力量的人。”

    教育战“疫”:为专业坚守而自豪

    在这场疫情之下,教育工作者在由衷感动的同时,也不禁思考自身的职责与操守,渴望为抗疫作出应有的贡献。

    “疫情之下,把学生放在心上;志愿服务,党员先行。虽封城,但我们不孤单。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我与全国人民共同经历和见证了武汉攻坚克难的整个过程。我感动也自豪,因为我没有缺席。”华南师大“师德国培”项目的学员、湖北省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语文教师潘利琴说。

    还有更多教师虽不在抗疫最前线,但也责无旁贷地在“停课不停学”的工作中坚守职业岗位,呵护学生成长。

    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省直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丁之境从“为专业赋能,助生命生长”的理念出发,在疫情期间以专业的声音引领正确的方向,用专业引领为教师、学生赋能,为家长和社会解压。广东省深圳市洪湖小学副校长高红妹以“有温度的线上教学”为目标,在“防疫科普,凝心聚力抗疫情”“学生作息的安排引导”“有效线上教学”等方面积极探索,让自己成为更大气、更关注学生心灵的教师。

    华南师大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赵萍曾在武汉生活30多年并任教于华中师大一附中,谈及教师在抗疫期间的职业担当饱含深情地说:“教育的顺序应该是学会做人、懂得生活、认真读书、学会创造。教育最根本的一点是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这能给他们成年后带来安全感。好教师应该离功利最远、离学生最近。”

    这些教师在抗疫期间的教育教学实践创新,让大家看到了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职业操守。疫情考验着当下的教育,教师如何拥有强大的内心,如何坚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而解决好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这些正是新时代师德建设的题中之义。

    师德倡议:做学生人格成长的模范

    尽管是一次“云论坛”,但大家“在云端相聚、在线上交心”,过程中多次流下热泪,千余人的心同频共振。透过眼泪与笑声带给参与者满满的感动和温暖,也给予他们前行的信心与力量。

    广东省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主持人及工作室成员等参会代表在留言区频频互动,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

    “每个人都是各自行业的点,这些点汇聚成行业的线,不同的行业线编织成我们祖国的美好明天。”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实验小学教师黎远新说。

    被这些“最美逆行者”所感动,也被这些优秀同行的职业坚守所鼓舞,教师们都认真地思索着如何从自身做起,在“平凡的坚守中彰显师者大爱”。

    “社会就是由大多数普通人组成,教育首先是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成为温暖、有爱、有责任、有担当、有良知的人!”广东省深圳市滨苑幼儿园教师王艺秤说。

    “教师的职责,就在于用自己的善良和温暖帮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广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与信息化处的林君芬博士留言说。

    看得出,这样一次跨界的互动交流,给所有参与者思考教师职业道德提供了更为多元的视角,正如王红教授所言:“师德,不仅要从教育领域,更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层面去思考。每个行业职业道德的完美坚守都要依靠其他行业的相互支持。教师也不例外,只有各行各业相互支撑,才能真正践行师德。”

    论坛的最后,伴随着歌曲《温暖的力量》,广东省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全体成员发出《新时代广东省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践行师德倡议书》,号召大家“牢记专业使命,做专业发展模范;追寻教师美德,做学生人格模范;遵循科研伦理,做科研诚信模范”,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目标,不忘初心,不负众望,不辱使命,为创造学生的幸福和自己的职业幸福而奋斗!

    作为培训载体的创新尝试,这次论坛也是一次新开始,体现了华南师大一直秉持的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师德建设理念,是拓展师德教育载体的一次成功尝试。首次通过云端,将不同行业、师范生与优秀教师连在一起。既对在校师范生是一次生动的师德修养课程和职业道德熏陶,也让在职教师从跨界代表身上看到相同的职业情感与职业坚守,从优秀同行身上看到爱与温暖、专业与情怀。

    对每一位参与者而言,这次论坛都是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洗礼、理念的内化,让大家“内心有温暖,脚下有力量,眼中有方向”。

中国教师报